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线体域网(Wireless Body Area Network,WBAN)是由许多附着于人体体表或植入人体体内的传感器节点自组网而形成的一个无线传感器网络。它通过传感器节点对人体生理参数的持续监测来为医疗分析和诊断提供依据。但它不仅仅应用于医疗保健领域,在特殊人群监护、运动、娱乐以及军事等领域也有着巨大的应用价值。然而WBAN技术却因其自身的特点而面临着很多挑战。首先,人体穿戴和植入的传感器必须又轻又小,这就造成了它们在处理能力、电源供电能力和存储空间等方面严重受限。另外,人体运动、人体各部位的阻挡都会造成WBAN拓扑结构的动态变化,这将严重影响WBAN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因此针对WBAN的高能效可靠数据传输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根据无线体域网的特点,从节能性和可靠性两个方面出发,对无线体域网的路由机制进行了研究与设计:(1)针对WBAN资源严重受限的特点,从多径路由出发,基于Max-Min模型提出了一种能效路由协议。该路由协议在路由过程中使剩余能量最小的节点剩余能量尽可能大,从而均衡了网络中节点的能耗,延长了网络生存时间。通过MATLAB对该路由协议进行仿真,并与基于Min模型的路由协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相对于基于Min模型的路由协议来说,基于Max-Min模型的路由协议能够更好地均衡网络能耗,延长网络生存时间。(2)针对WBAN拓扑结构动态变化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隙滑动窗口的概率路由协议。该协议在记录节点间相遇的历史信息时,加入了时隙滑动窗口机制,能够保存长期的节点间相遇信息,从而提高了节点间未来相遇概率预测的准确率,提高了数据包传递的可靠性并减少了网络延迟。最后在VS2012平台上对该协议进行仿真,结果证明,在概率路由协议中加入时隙滑动窗口确实能够提高网络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