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理论与实践表明金融开放是一条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坎坷之途,对于急需资金发展的“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而言,金融开放似乎是必然的,但同时由于金融开放所带来的高风险,金融管制也是必要的。本文在“一带一路”经济一体化与区域合作的背景下,聚焦于金融开放,以“一带一路”涉及的国家和地区为样本,分析这些国家和地区是否应该金融开放,若能够金融开放则进一步探究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核心内容为四个部分,第二章通过归纳总结来梳理金融开放度的概念界定、衡量体系,金融开放的理论基础,以及金融开放与经济波动的互动机理;第三章通过数据的分析以及指标的计算对这些国家和地区金融开放的相关条件做整体梳理与归纳;第四章基于系统GMM计量方法,对“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金融开放的经济波动效应做实证分析;第五章根据前文的研究、经验与现状分析提出相关建议。本文实证结果表明,整体“一带一路”国家的金融开放与经济波动没有显著关联,高金融开放度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开放可以有效减缓经济波动,而低金融开放度国家和地区政府的金融开放政策会加剧经济波动。并且根据“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数据计算出其中有十二个国家和地区金融开放的经济波动效应是负面效应,应先不急于快速推进金融开放进程,并结合国情积极探讨稳定本国经济波动与控制风险机制,而沿线其他国家和地区可以继续金融开放进程。此外,独联体国家的金融开放与经济波动呈显著正相关,也应采取稳健的金融开放政策。根据特征分析、实证分析以及经验分析,最后分别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的国别层面、次区域层面、全区域层面,探讨沿线国家及地区如何降低金融开放的经济波动效应,如何金融合作,以及如何防范金融危机的发生与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