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转轨时期物价波动的实证分析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hael_l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近十年来中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渡,经济的内在矛盾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的物价水平经历了从高通货膨胀到通货紧缩的历程。“九五”初期,中国治理了1992~1995年严重的通货膨胀,实现了国民经济的“软着陆”,出现了低通货膨胀条件下的经济高增长。1997年年中却开始出现了物价持续下降的现象,中国经济从通货膨胀的高峰跌入了通货紧缩的低谷。但同时,中国在通货紧缩时期,经济仍然保持了快速平稳的发展速度。即使在通货紧缩最严重的1998年、1999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仍分别高达7.8%和7.2%。这在全球性的通货紧缩日趋明显,世界经济普遍放缓的背景下,可谓一枝独秀。在经济理论中都强调,经济的高速增长通常伴随着较高的通货膨胀率,那是什么原因使得中国出现了这种高增长、通货紧缩并存的情况呢?中国出现的通货紧缩有着复杂的背景,既与中国处于市场化转轨过程有关,又与体制上一些特殊因素有关。因此本文试图利用TARCH模型和变参数模型从货币政策对物价影响的非对称效应,通货紧缩的货币原因,总供给曲线和产出缺口,以及消费需求、企业效益对物价的影响等多视角来定量分析和探讨中国转轨时期经济高增长与通货紧缩并存的原因。首先我们介绍了中国近年来的物价走势,以及中国通货紧缩形成的原因。中国从1997年6月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首次出现负增长,紧接着10月商品零售物价水平也出现负增长,1998年4月居民消费价格出现负增长标志着中国经济出现通货紧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自1997年10月至2003年3月的5年半期间,居民消费价格同期比指数的升幅有57个月低于1%,39个月增幅在零以下,其间升幅最高的为1.7%,而零售物价除3个月外升幅一直为负,1999年4月最低值为下降3.5%。关于这次通货紧缩的成因,国内学者的说法不一,但是也主要集中在社会总需求不足、由于盲目投资、重复建设造成的生产能力过剩、货币供应量增幅和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以及存款的超常增长和金融机构贷款增长相对缓慢等几个方面。这些观点从各个不同的侧面论述了中国通货紧缩的成因,极具理论和实践价值,但是大多数学者都是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从理论上进行阐述,少数学者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也是比较简单的固定参数的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在定性地分析了中国出现通货紧缩的成因以后,接着开始从货币政策对物价影响的非对称效应,通货紧缩的货币原因,总供给曲线和产出缺口,以及消费需求、企业效益对物价的影响等多视角来定量分析和探讨中国转轨时期经济高增长与通货紧缩并存的原因。本文首先采用居民消费物价指数、狭义货币供应量M1的增长率(M1R t)、银行同业拆借利率(7天)(R t),货币流通速度(V t)(Vt=GDPt / <WP=35>M1t)、通货膨胀率的1期滞后()建立了通货膨胀率()的TARCH模型。估计出了TARCH模型的回归方程和方差方程,得到的估计结果为: 均值方程: 方差方程: 方差方程中的TARCH项的系数显著不为零,说明货币政策的变动对物价具有非对称效应。需要注意,方差方程中非对称项的系数是负的。这就说明,货币政策对于通货膨胀率的非对称影响使得物价的波动越来越小。货币政策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对于物价具有不同的效果,在通货膨胀时期,如1992年~1994年,货币政策不存在非对称效应,而在通货紧缩时期,货币政策存在着非对称效应,其非对称影响使得物价的波动越来越小,并且货币政策在经济过热时对物价的紧缩作用大于经济增长下滑时对物价的扩张作用。由于中国正处在经济转轨时期,在市场化的同时,还经历着经济货币化的过程,其发展是十分迅速的。货币化和市场化的快速发展对货币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近年来中国货币供应量M1增长速度和货币流通速度的同时下降,导致实际的货币流通量MV下降是中国这次通货紧缩的货币成因。本文利用通货膨胀率的滞后代替通货膨胀率的预期,表示产出缺口,为了减少舍入误差,令。这里的序列是一个虚拟变量,它在1996年1季度~1999年4季度为0,2000年1季度~2003年1季度为1。我们加入这个虚拟变量是为了体现中国加入WTO前预期所带来冲击和加入WTO之后的结构变化,得到: 由总供给方程可计算出动态的总供给曲线的斜率,由于产出缺口弹性逐渐变小,而中国近些年的潜在产出不断加大,导致了总供给曲线的斜率呈下降趋势,这说明近几年中国的总供给曲线逐渐变得平缓。由供需理论可知,当总供给曲线斜率较小时,需求的增加只能使得均衡物价向上提高很少,也就是说,需求的变动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不是很大。为了应对长时期的通货紧缩,中国采取了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投放基础货币,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但是如前所述,由于中国的货币政策力度不够,并没有达到提升物价的预期作用。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央行担心在大量投放货币之后,会引发新一轮的通货膨胀。事实上,根据我们计算的结果,由于中国目前的总供给曲线的斜率很小,即使实施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使得需求迅速升高,通货膨胀的压力也不会很大,不能引发物价的大幅上涨。所以,中国应该继续加大货币的投放量,加大实施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的力度,提高货币流通速度,使中国?
其他文献
随着韩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及对中国出口的大幅度上升,中韩文化产品贸易逆差逐步扩大。造成两国文化产品贸易逆差的原因,除了中韩两国历史文化高度相似导致中国对韩国文化产
自从人类步入21世纪以来,知识就成为了主要的生产要素,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企业获取、创造、传播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将成为其生存、发展的关键,这就需要企业实施知识管理,构
轻型高压直流输电(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 light,HVDC Light)是一种基于电压源换流器(voltage sourced converters,VSC)和脉冲宽度调制技术的新型直流输电形式,其运行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国与出口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原料进口国。纺织品服装的生产和出口对于本国的经济发展和外汇平衡来说至关重要,同时对世界纺织品服装的供
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学生词汇量的大小影响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水平的提高。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知识,创设语境加深学生对单词的理解。同时,教师
叶推销员之死》是阿瑟&#183;米勒的代表作。本文试图从伦理的视角来分析主人公失败的原因。威利是传统伦理文化和资本主义文化的混合体,而这两者之间充满了矛盾性,从而导致了主
陆路丝绸之路国际贸易衰落以后,西北各民族间的、各地区问的贸易往来继续进行,并在清代呈现出兴旺发展的势头。甘宁青地区间的民族贸易活动在清前期整个西北民族贸易往来的内容
养老保障制度在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居于基础性的地位。我国在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和土地流转制度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是仍然存在许多盲区和不足。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
对外贸易作为与世界连接的窗口,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随着经济、科技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将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许多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许
美国的信息技术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他们的课堂对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本文旨在通过对美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方式、课程设置、软硬件配置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