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气象干旱对农业的影响日益突出。本论文以气象监测站点的降水数据资料为基础,结合社会经济数据资料,以统计分析为基础分析工具,将遂宁市作为研究的对象,系统地研究了气象干旱对农业的影响。其研究和探讨的主要内容包括:
1.对干旱的概念和气象干旱的主要指标进行了综述。通过总结和分析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干旱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
2.对遂宁市气象干旱进行了分析。根据研究区资料,采用Z指数法对遂宁市气象干旱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遂宁市是一个干旱频繁发生的区域。干旱在春季、夏季和秋季都有发生,其中秋旱最为突出。
3.分析了遂宁市气象干旱对农业的影响。在分析研究区主要粮食作物生长期特点的基础上,用Z指数干旱指标对水稻、玉米和小麦单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遂宁市气象干旱的发生对大春作物(水稻、玉米)的影响较大,但在不同月份影响不同。就水稻面言,影响最大的月份是5、6月份,一旦发生干旱会导致其大幅度减产;4月份次之,而干旱在水稻的成熟期(8、9月份)对其产生的影响不是很突出。就玉米而言,干旱对其产生的影响比较大,干旱的发生会导致玉米产量的降低,但不同生长月份的影响不同,影响最大的是5、6月份,其次是3、4月份,而在7、8月份影响不明显。干旱对于旱作粮食作物小麦的影响不明显。
4.提出遂宁市气象干旱防治措施。在研究遂宁市气象干旱对农业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该区气象干旱防治的具体措施:加大力度开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广节水灌溉技术与旱作农业技术:进一步加强农业减灾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本文的特色与创新点主要是以理论研究与研究区印证相结合,以定量为主,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地研究农业气象干旱对川中丘陵区主要粮食作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