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激励、管理层权力与企业绩效——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来源 :江西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hang0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权激励制度作为一种长期激励制度,如今已被广泛运用于我国上市公司的薪酬激励机制中。企业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初衷在于通过薪酬与企业绩效的利益挂钩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得经营者能够从股东的利益出发,“思股东之所思,想股东之所想”,从而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达到股东利益最大化的目的。根据最优契约论,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现代公司中,实施股权激励不失为解决由两权分离带来的代理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然而,现实生活中频频曝光的高管“天价薪酬”却暴露了上市公司高管股权薪酬与公司业绩相脱离的问题,这使得股权激励的激励效应遭到诸多质疑,同时,管理层权力对股权激励效果的不利影响也突显出来。根据管理层权力论,股权激励是管理层寻租的一种途径,因此,股权激励制度的激励效果并不符合公司股东们最初的设想。  本文以委托代理理论、最优契约理论和管理层权力论为依据,探究实施股权激励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管理层权力对股权激励绩效敏感性的影响,以期为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的规范完善提供参考。为此,本文首先提出两个假设:(1)实施股权激励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绩效;(2)管理层权力越大,股权激励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越弱。针对假设的验证,在样本选取中,本文以2010-2013年间首次公告实施股权激励的A股上市公司为处理组研究样本,采用倾向得分法(PSM)分年度为之匹配一组在检验年度内未曾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作为控制组研究样本。在变量选取时,以经行业均值调整的净资产收益率为企业绩效的替代变量,选用两职合一、是否兼任内部董事、任职年限、股权分散程度、高管持股比例、独立董事比例以及董事会规模七个指标的主成分因子分析得分来综合评价管理层权力。在模型构建中,借鉴双重差分模型检验实施股权激励对于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管理层权力对股权激励和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第一,实施股权激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显著地提高企业绩效;第二,管理层权力对股权激励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有着显著的弱化作用,于管理层权力较大的企业而言,股权激励的实施并不能够有效促进企业绩效的提高。  本研究发现了股权激励制度的有效性和管理层权力的负面作用,与股权激励相关的最优契约论和管理层权力论并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互相补充的。基于理论分析和实证结论,本文最后提出相关建议,即企业要设置科学合理的股权激励机制、公司治理方面要加强对管理层权力的监督,外部监督方面要完善外部经理人市场。
其他文献
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的关键环节,绩效考核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整个绩效管理过程的有效性。完整的绩效管理应当是一个循环流程,包括绩效目标制订、绩效辅导、绩效考核和绩效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人力资源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是促进企业健康科学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关键所在。面对瞬
随着中国家用电器整体行业的全球竞争力不断提升,由最初单纯的产品竞争已转换为服务的竞争,目前国内家用电器的售后服务市场竞争也呈现出日益激烈的局面,服务的竞争在很大程
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加剧和国内统一市场的逐步形成,地区之间的产业竞争日趋激烈,加快优势产业发展对于加速区域工业化进程,实现老工业基地城市的全面振兴,
目的:分析综合性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期间在我院完成治疗的162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通过抽签法对其进行分组,参照组81例行
长期以来,小企业的发展资金一直存在需求缺口,银行为小企业提供的信贷资金支持不足,牡丹江市作为以强势金融服务金融强市的战略城市,小企业在全市经济结构中占有重要位置,在
近年,我国商用物业开发量急速膨胀,商品市场的迅速发展促成了商用物业价值的显现,承载社会零售业的商用物业有足够的价值增值空间,成熟的商用物业其租售的回报率也呈现出了稳
资源型城市是以森林、矿产等自然资源开采和初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长期以来,在为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同时,由于长期的过度开采而导致了资源的急剧锐减
随着公费、劳保医疗逐步退出舞台,我国形成与当前体制相符合的基本医保制度。但是由于这一制度选择性覆盖的特点,必然会出现不能全面覆盖的问题。针对城镇居民“因病致贫、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