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瑛《中西算学题镜》研究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zhuang_3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平瑛(1881-?),光绪辛巳年三月十五日(1881.4.19)生人,字修常,号仲容,一号孝威,福建侯官人,祖籍福建长乐县,光绪福建省丁酉(1897)科乡试第75名举人,当时年仅17岁。他曾任广州府中学堂的算学教习,代表数学著作是《中西算学题镜》8卷(1901),该书是陈氏学习中西数学的心得体会。  本文主要是对《中西算学题镜》进行分析和解读,该书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陈氏学习《代数术》的研究心得,如对卡尔达诺公式和不定方程的解读以及对一些趣题给出的代数新解。第二,陈氏学习传入的微积分知识的研究心得,涉及椭圆弧长和向径扫过面积的微积分法。第三,译介了一些近代欧式几何内容。第四,对中国传统的垛积和开方的改进。一元三次方程以《代数术》中的方法为基础,涉及了三次杂方方程如何变为缺二次项的一元三次方程内容和对卡尔达诺公式的推导以及针对不可约情形的三次方程的求解内容。在求解一次不定式方程方面,陈氏在以《代数术》中的方法为基础的同时,又结合大衍求一术和辗转相约法的知识给出了求解不定式的便捷方法。在垛积与开方方面,陈氏在解读朱世杰垛积术的基础上,对垛积术进行了“代数化”,同时利用自创的“垛积公用表”,简化了差分表达式转化为开方式的运算过程;在学习华蘅芳积较术的基础上,陈平瑛还给出了新的“积较表”,并利用此表求出开方式的零边积较,他还给出了新的“积较还原表”,解决了将一个差分表达式表示成一个开方式的问题。最后陈氏在华蘅芳的数根开方法的基础上给出了数根开方新法。在对曲线微积的研究中,陈氏结合《代微积拾级》和《微积溯源》中的方法,给出了求椭圆周长和向径扫过面积的微分方法,也给出了圆锥曲线中的长短径公式的证明过程。在陈氏对近代欧氏几何的翻译介绍方面,涉及到了阿波罗尼问题、共点问题、共线问题、位似问题、九点共圆问题及三分连乘之积问题、作公点线问题等,同时,每种问题之后都有简单的证明和详细地讨论过程。全书既有对传统数学的研究,又有对西方数学的学习心得和体会,还有二者的对比研究,这些反映了晚清传统数学的继续发展和西方近代数学的输入与影响以及二者融合的特征。
其他文献
农村产业结构是"三农"问题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该文以历年《陕西统计年鉴》、《陕西年鉴》、《陕西经济年鉴》和《陕西省农村固定观察点1986-1996年统计资料》等历史数据和资料
论文研究了近代西方石版和铜版印刷术的演化发展,在中国的传播以及对近代印刷业的影响.研究的特色之一是利用模拟实验方法,探讨前贤未曾涉及的几种关键的印刷工艺.主要工作有
本文针对农村信用社的信贷风险管理,首先全面介绍了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的主要类别,进而分析了当前部分农村信用社在信贷风险管理方面出现的一些问题,并就加强信贷风险管理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