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数码产品的10位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的研究与设计

来源 :福州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bianyiti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几年,数码相机、扫描仪、摄像机、手机、笔记本电脑、无线路由器、数字电视机顶盒等数码产品在人类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人们对每一次更新换代的数码产品的期待也越来越高。在数码产品中,模数转换器充当着连接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桥梁角色,是数码产品中的关键电路。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具有低功耗、小面积的特点。其内部主要包括采样保持模块、数模转换器、比较器和逐次逼近逻辑电路等4个核心模块。随着这些年工艺尺寸的不断降低,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的采样速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将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应用到数码产品当中,将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本论文设计了一个可以应用于数码产品中的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这款芯片的工作电压为1.8V,分辨率为10bits,采样频率可以达到10MSPS。在其内部采用set-and-down的电容阵列开关方式,节省了面积,提高了转换速度,降低了功耗。采样保持电路是在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中与模拟信号连接的接口电路。本论文采用电压自举开关作为采样保持电路的采样开关,提高了该电路的线性度。采用上极板采样技术,提高了采样保持电路的采样速度。在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中,数模转换器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用于信号量化的参考电压。本论文采用电荷型的数模转换器,降低了整体电路的功耗。数模转换器中的电容与采样保持电路中的采样电容进行了复用,节省了芯片的面积。在数模转换器的版图设计中,通过部分共轴的电容阵列版图布局策略,减小了电容的失配和内部连线寄生电容所带来的影响。在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中,比较器的主要功能是对模拟信号进行量化。本论文采用一种改进的比较器结构,降低了功耗和输入失调电压,提高了比较的速度。通过精细的调整比较器内部器件的尺寸,降低了Kick-back噪声对比较器两输入端口信号的影响。本论文基于Global Foundries 0.18μm CMOS工艺模型,采用Cadence软件对所设计的电路进行了仿真测试。仿真结果表明,本论文所设计的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的信噪失真比可以达到59.04dB,有效位数达到品质因数可9.51bits,以达到142fJ/conv-step,基本达到设计要求,可以满足数码产品的应用需求。
其他文献
进入新世纪以来,教师专业引领已成为教师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介绍了国内研究者有关教师专业引领的含义、转化、制约因素、实施策略、有效性等方面的观点和探讨,并就存在
黄铁矿型FeS2在地壳中储量丰富,FeS2的理论光吸收系数较高(λ<750nm时,α>6×105cm-1),禁带宽度的标准理论值Eg=0.95eV,是环境友好型半导体材料。自上世纪50年代,FeS2的半导
声表面波(surface acoustic wave,简称SAW)是一种沿着压电材料表面产生和传播的弹性波,在电子信息传播、血细胞分离、化学试剂驱动等领域的应用都非常广泛。SAW在片上实验室(
单壁碳纳米管(Single Walled Carbon Nanotube,SWN T)具有高迁移率、高柔韧性等特点备受关注,而采用SWNT溶液制备的单壁碳纳米管随机网络薄膜晶体管(Single Wall Carbon Nano
近年来由于集成工艺水平的提高,电路设计技术的不断改进,模拟集成电路的设计得到较大的进展,同时对电路的性能提出新的挑战。目前随着便携式电子系统的普遍应用,对模拟集成电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无线通信为人类的交流和信息的沟通提供了便利。便携式的个人无线通信系统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尤其在军事领域的无线通信始终都是各个国家优先发展的对
随着半导体制造工艺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集成电路的特征尺寸也不断减小,这使得芯片的集成度和性能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但由此带来的一项重要影响是芯片对电磁干扰和粒子辐射
可变增益放大器(VGA)是模拟集成电路中的常见结构,它能根据实际需要,提供一定范围内的可调增益,能有效地处理或输出不固定的信号,广泛应用于通信设备、医疗设备、显示成像等设备中
目的:分析成人费城染色体阴性(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的临床特征与疗效的关系。方法:收集102例成人Ph--AL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和生物学特征与完全缓解率
词汇覆盖率的研究在二语习得和教学方面十分重要。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国际化趋势的加强,非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在参加工作后,不仅需阅读与本专业相关的英语文献,同时也会接触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