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法国哲学星空,绚丽多彩。德勒兹是一颗闪耀照人的星,勋绩卓著。吉尔·德勒兹是法国20世纪与福柯、德里达齐名的著名的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影响遍及哲学(政治哲学)、精神分析、电影评论、历史学、人类学、文学批评、语言学、绘画和戏剧等领域。德勒兹极为重视创新性的哲学关键概念,他与合作者迦塔利创造了一系列如“内在性平面”“无器官身体”“块茎”“解辖域化”“游牧”以及“千高原”等富于思想穿透力的理论观念,他的哲学更广泛地影响了电影、城市规划、建筑和教育等诸多领域。总体来说,本论文分四大部分研究德勒兹哲学与其政治学思想。第一章论述德勒兹对传统同一性哲学的批判与解构。作为一种建构性的思想,德勒兹建构其差异哲学的起点源自何处,这是探讨差异哲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论文首先从差异与同一的比较入手,分析柏拉图的理念论与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作为有限表象与德勒兹差异哲学的联系,德勒兹在对二者进行批判的基础上论证了差异不是同一的思想;从差异与矛盾的比较入手,分析黑格尔的矛盾哲学、莱布尼茨的“副次的矛盾”作为无限表象与德勒兹差异哲学思想的联系与区别。在德勒兹看来,传统的形而上学借由表象对差异进行思考,这一点在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黑格尔、莱布尼茨等一系列思想家身上均有体现。柏拉图的理念论为表象思维奠定了基础,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是对差异表象的具体展开,但两者均是对差异的有限表象,而黑格尔和莱布尼兹他们的差异思想成为了差异的无限表象。德勒兹认为,四重依据构成表象,它们分别是概念的同一性、感知的相似、谓项的对立及判断的类比,但表象思维根本无法真正地思考差异本身,根本无法把握差异,因为差异已经被消除,并被归属于同一性的支配之下。因此,在德勒兹的理论体系中,差异不是同一。如果从系统哲学和分析哲学的观点详细比较差异与对立和差异协同与对立统一之间的区别性,则可以发现,差异是普遍的,而对立与矛盾是特殊的,因此差异不是矛盾。第二章论述德勒兹的差异哲学,本论文试图通过探讨“未分化的差异与混沌”“个体化差异”以及“存在之单义性”等概念,阐明德勒兹的差异思想之内涵。在德勒兹看来,世界是一个生成式的匿名世界,这是一个混沌的差异世界,差异即一切。德勒兹认为,个体化是一个存在物既给予出它自身特征的统一性又将其自身与其它个体区分开来的过程,所以,差异在个体化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德勒兹强调“混沌世界”是一种“无人称的个体化”和“前个体的奇异性”的世界,在这一世界——自然中,最终设定了作为无限存在者和有限存在者的共同存在论条件的自然——世界。显然,这个世界是不为神或人造的,德勒兹为了抵抗一切皆为同一这种理论,他提出了存在之单义性理论。本论文同时在此基础上,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分析“差异的时间化机制”“力本论与权力意志”与“永恒轮回与差异性重复”等问题以阐明德勒兹的差异性重复思想。在德勒兹哲学中,差异的差异化即重复。差异与重复有着重要的联系,通过重复差异才得以表现,差异在重复中产生,重复再现的是差异而并不是同一物,在差异中重复实现了循环往复,这种重复的循环往复可以看作是差异的再生。德勒兹利用时间的三次综合的差异时间化机制理论论证了“差异性重复何以可能”这一命题。德勒兹对权力意志的阐述构成了他阐释尼采哲学的核心。德勒兹运用权力与差异的基本概念来阐释权力意志理论,澄清了许多对权力意志的误解,同时挖掘出了大量的有价值的可利用的思想资源,进而发展了自己以权力意志为核心的、同时又与尼采哲学不同的力本论哲学。在德勒兹看来,永恒轮回是一种综合,它综合了无限未来与无限过去,使它们都聚合、轮回与回归于“当下”这一时刻,并被综合为现在、生成为新的差异。永恒轮回是一种重复,但不是同一物的重复,而是差异化的重复。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思考与探讨,本论文试图对差异本体论做出系统的解析,探讨差异的“内在平面性”和“差异的理念辩证法”等问题。第三章论述德勒兹的差异政治学,从“事件”“实用主义”等角度入手分析哲学的政治功能,并结合德勒兹“风格——口吃:革命的潜能”理论阐释其生成哲学中的微观政治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生成——少数”“生成——民主”与民主政治之间的关系。德勒兹认为,哲学的重要性在于哲学是一种实用主义,哲学是对世界的一种干预,发挥哲学的政治功能,可以创造一个开放的未来。德勒兹所说的生成的“少数主义者”是一种多元化的政治主体,这种多元化的政治主体与传统意义上的单一性的政治主体有着根本的区别,而这也是德勒兹政治哲学所构建的未来的新的政治主体的方向。德勒兹的“生成——民主的”不能看作是批判当代民主国家或者拒绝或谴责民主本身,而是以某种潜在的民主或未来的民主之名反抗现在。德勒兹的差异政治学构建了诸多特别的政治概念和理论,为我们未来探究政治哲学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与宝贵资源。论文最后对德勒兹思想进行了评价,分析了其贡献与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