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及分校教育质量对学区房的溢价效应

来源 :南京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oa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与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购房者越来越重视居住环境与享有公共服务的质量,住房周边学校质量已成为影响个人购房决策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2005年中国开始在全国范围内严格实行中小学校“就近入学”政策后,“以房择校”已成为中国家长为子女谋求高质量基础教育的主要途径,这使得教育质量较好的学校给附近学区内住房带来巨大的增值,“学区房”现象成为民众、政府与学界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西方学界对于学校教育质量对学区房的溢价效应研究由来已久,众多学者基于Tiebout理论和特征价格模型框架对教育质量对房价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的经验研究。虽然来自不同国家的实证研究结果都表明学校教育质量对于学区房价具有显著的正影响,但在不同国家与不同的制度安排下,这一溢价效应的程度表现差别较大。与此同时,有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发现传统回归方法在估计学校教育质量溢价效应上存在比较严重的内生性偏估问题。如果解决偏估,研究者需采用一定自然实验与准实验的方法。长期以来,南京的房价始终位居全国城市前十,基础教育资源丰富,但校际间教育质量差别较大,择校情况比较严重。近年来,南京市政府通过鼓励名校办分校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本研究收集了 2017年南京市八个市辖区1849个小区房价数据,以学校学区分界为空间断点,利用基于Black(1999)边界固定效应法扩展形成的边界匹配差分法,就小学名校及其分校的学区房溢价进行了精确估计。本研究发现:家长对于优质教育资源依然具有强烈的出价意愿,小学名校及分校的学区房溢价分别为19.7%和3.6%。学校南外升学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能使对应学区的住房价格上升4.0%。学区房溢价可分解为升学效应与声望效应,即名校超高的溢价既来自于名校优良的升学率表现,也来自于家长对于名校长期办学声望的信赖。目前家长对名校分校更加注重学校目前的办学质量与升学率表现。本文的结果说明,“就近入学”政策仍然是学区房价疯涨的主要推动力,其影响不容易被名校办分校等政策抵消。本文认为,有关“学区房”的治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当前改革的关键并不在于单纯增加所谓名校分校的数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名义上”的覆盖率,而在于通过一定措施切实提高弱校的师资力量与教学管理水平,减少分校与名校的办学质量差距。
其他文献
以往对汉语羡余现象的研究是局部或零碎的,解释的亦不够充分和深入。而认知语言学理论的主观性、认知凸显等几个方面对羡余现象的成因具有较强的解释力。羡余产生原因并不一
s3c6410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单元,与直流电机、舵机、电源等其他电路构成智能小车系统。单片机利用PID算法实现实时控制舵机的角度和运行速度。程序具有良好的实时性,汽车可以
本报太原3月9日讯(记者齐泽萍)我省道路运输业积极推进供给侧改革,道路运输服务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记者今天从省交通运输厅获悉,我省2016年完成公路货运量10.2亿吨、货物周转量14
报纸
本文采用甲基化敏感的限制性内切酶联合聚合酶链反应方法(REP法),检测了16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细胞p16、p15基因5’端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
全球制造也在遭受经济发展放缓以及转型升级带来上行压力的同时,也面临着客户需求向多元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的诸多机遇,在美国先进制造业回归,德国“工业4.0”.尤其是“中国
目的研究血清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与宫颈癌诊断和复发诊断的相关性。方法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纳入宫颈癌患者总计79例,同期选取79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健康志
简要回顾回归反射织物的发展历史,国内外的开发以及生产现状;介绍织物生产的三种加工方法,即涂珠法、植珠法和转移法,并对它们的反光强度、外观、手感、加工难度和投资成本等
本文通过检测仿刺参人工养殖池塘底泥中环境因子和微生物群落的垂直变化,探究底泥的积累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通过检测益生菌与致病菌的比例,进一步评价抗生素与消毒剂的使用
抗菌肽是一类由基因编码的阳离子小肽,具有先天免疫功能,种类繁多,对细菌、真菌、病毒、原虫及癌细胞等都具有杀伤作用,且不易产生耐药性。近年来,抗生素的广泛使用造成了多
目的探讨高校医院如何保障高校师生员工在实施各项大型活动及运动会的应急保健预案方法分析各项活动的潜在健康风险因素,针对各项活动的风险因素,采取各种应急保健措施。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