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软骨组织工程多层nano-HA/PLGA复合支架的实验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_77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乙交酯丙交酯是为数不多的通过了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认证的可用于手术和植入器械的合成材料之一,被广泛应用于骨和软骨组织工程。相比于一般的羟基磷灰石材料,纳米羟基磷灰石具有更好的生物活性和骨传导性。根据天然关节软骨的结构,我们制备出纳米羟基磷灰石/聚乙交酯丙交酯多层支架材料应用于关节软骨缺损修复。本实验采用溶剂浇注和粒子沥滤的方法制备支架材料。所制得的纳米羟基磷灰石/聚乙交酯丙交酯复合多孔支架孔径范围在150~300μm,孔隙率在90%以上,孔连通性好。作为对照组,纯聚乙交酯丙交酯及C40/60(纳米羟基磷灰石/聚乙交酯丙交酯=40/60wt%)支架也被制备用于评估多层支架的体外降解性能。  制备的支架浸入磷酸缓冲溶液(PBS, pH7.4,37℃)分别在第4、8、12周电镜观察C40/60支架多孔形貌,第2、4、6、8、10、12周测定失重率、吸水率、降解液pH值、分子质量。第4、8、12周测无机成分比重。实验结果表明,纳米羟基磷灰石能导致在原有支架大孔表面形成大量微孔,增加吸水率,加快支架的降解速度,降低降解液的酸度,多层支架中聚乙交酯丙交酯的分子量呈不断下降趋势,无机成分的比重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本文选用日本大耳白兔作为实验动物,研究了体内降解情况,组织学观察显示第4周时已有近80%的空间被新生组织取代。同时研究了多层支架材料在兔关节软骨缺损修复中的可行性。选用载有软骨细胞的多层支架,在修复第4周取样,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结果显示缺损基本已经修复,修复组织较接近正常软骨,表明该种支架在关节软骨修复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基于光泳力的原理可以方便地实现光照射下的颗粒驱动、捕获和分离。颗粒所受的光泳力主要源于表面的温度梯度效应。基于光泳技术运用过程中的实际特征,本文提出颗粒在入射
  微尺度下的液—液两相流分析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结晶、航空航天等领域。由于实验研究的复杂性,至今对其流动过程还需更加详尽的研究。本文应用ICEM-CFD软件划分模型网格
开发廉价、高性能和高稳定性的电催化剂是燃料电池发展的关键之一。尽管几十年来,Pt被认为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用于电催化材料的元素,但其价格昂贵且储量低,严重地阻碍了其商业化进程。因此,将纳米催化剂从无序结构转变为有序结构,以提高材料的催化性能并减少Pt的用量。在此,使用简单的浸渍-还原方法合成了高度分散且化学有序的Pt_3Ni_2/C纳米颗粒,并通过调控热处理温度来实现Pt_3Ni_2/C纳米结构的相转
学位
本文采用了降维的理论分析方法,将三维定常双楔面上的流动问题转换为二位非定常问题,利用激波动力学理论分析二维非定常问题,并将结果反馈到三维流场中.并考虑了将双楔开口,
目前全球荒漠化形势严峻,特别是内蒙古为多荒漠地区。生物土壤结皮在荒漠中能够遏制土壤荒漠化以及为荒漠地区的生态系统恢复提供良好的基础环境。纤维素降解细菌是荒漠土壤
ERF(ethylene responsive factor)与乙烯信号转导相关,是一类位于信号途径下游的转录因子,可参与逆境应答、植物生长发育和果实的成熟。ERF转录因子属于AP2/EREBP家族中的ERE
本文采用弹簧近似方法实现网格变形,将网格变形技术应用于二维翼型网格,测试网格变形能力和网格质量,并将该方法推广至三维机翼的扭转和弯曲变形,结果表明该变形技术是符合要
考虑真实气体效应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时,一般将空气假定为多组分混合物,利用NS方程结合适当的热力学模型和化学反应模型进行求解.各组分的质量分数通过求解组分连续方程确定,造
双液滴在电场下的变形和相互作用直接决定电融合的成功与否.电场强度、初始液滴间距和电场频率是电融合现象中的关键因素.本文从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两个方面研究了交流电场下
利用二维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通道外部的热羽流.通过对不同瑞利数下的通道外部热羽流的数值模拟结果分析,发现随着瑞利数的升高,流动和传热都发生了明显变化.通过改变通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