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与开放行低位直肠癌括约肌间切除术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avelgato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放手术行括约肌间切除术(Intersphincteric Resection,ISR)在低位直肠癌手术中的临床疗效的分析。方法:通过英文文件库例如Cochrane Library、Ovid、PubMed以及Medline和中文文件库例如知网、万方等,提取数据库中2010.01至2019.01间有关括约肌间切除术在低位直肠癌的手术中的应用临床研究资料,对其进行筛选,将符合文献质量评价标准的文献纳入后,根据异质性的大小,分析异质性后选择是固定效应模型还是应用随机效应模型来进行Meta分析。最终我们选取的文献有13篇,累计病例1425例患者。行腹腔镜括约肌间切除术(实验组)(Laparoscopic Intersphincteric Resection,LAP-ISR)组患者共786例,开放括约肌间切除术(对照组)(Open Intersphincteric Resection,OP-ISR)组共639例。评价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肛门恢复排气的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切口感染、术后吻合口瘘、术后吻合口狭窄、术后局部复发、术后远处转移以及环周切缘阳性率等。结果:纳入13篇观察性研究共1425例病人,腹腔镜手术和开放手术分别为786例和639例。与对照组(开放括约肌间切除术)相比,实验组(腹腔镜括约肌间切除术)在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的数目上与之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术中出血量实验组较对照组(WMD=-100.27,95%CI-123.64~76.90,P<0.01)减少,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WMD=-1.03,95%CI-1.42~0.64,P<0.01)较之缩短,同时术后住院时间(WMD=-3.28,95%CI-4.40~2.16,P<0.01)也缩短;但两组在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发生率、术后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率以及环周切缘阳性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eta分析结果显示:对于低位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括约肌间切除术较开放括约肌间切除术手术时间没有明显变长,手术清扫淋巴结数目及范围相当,术中出血量减少,说腹腔镜组手术对于患者的创伤较开放组小;实验组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说明腹腔镜组术后恢复较开放组有明显优势,更符合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而二者在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发生率、术后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率以及环周切缘阳性率等术后并发症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术后并发症的控制方面无明显差别。总的来说,腹腔镜括约肌间切除术较开放组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在根治肿瘤的同时能给予患者更小的创伤,更快的恢复及更优质的术后生活质量,是一种微创、安全的保肛手术方法。
其他文献
为了缓解师资矛盾突出和体育教师素养薄弱的问题,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及数理统计法以浙江省部分足球相关专家与浙江省200名中小学体育教师为调查对象
急性疼痛是疼痛的一种,通常与手术创伤、组织损伤或某些疾病状态有关,是指最近产生并持续时间较短的疼痛。虚拟现实技术在临床实践和实验室研究中,均表现出优于传统非药物止痛方法的止痛效果。本研究包含两个实验,目的在于探讨虚拟现实技术缓解急性疼痛的效果,认知神经在缓解急性疼痛时发挥作用的机制,以及验证该过程是否包括注意双任务抑制和疼痛神经网络。实验一,通过相同虚拟情境对冷热疼痛源所产生急性疼痛的缓解效果差异
随着电商、物流企业的发展,人力成本的不断上升,仓储智能化的需求进一步凸显。鉴于应用场景的多样性,智能仓储的实现需要多个子系统共同协作,本文针对环境的控制与管理进行了研究。为推动仓储系统向信息化网络化的转变,本文设计了一种低成本的监控系统,基于B/S架构实现环境信息的采集和相关设备的远程控制。本文首先分析了智能仓储系统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基于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社会需求,明确了智能仓储环境控制与管理系统
适当的运动可改善心肌功能、增强体力、强壮体质,故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体育锻炼.但运动必须讲究科学性,不当的运动所引起的疲劳反会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这是因为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