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摩擦特性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和实验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yia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墨烯作为典型的二维晶体材料,由单层碳原子构成。它凭借自身优异的力学、电学、热力学特性和稳定的化学特性,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在柔性电子元器件、能量存储、散热材料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然而,在器件的设计和应用过程中,需要考虑摩擦这一常见的物理现象。因此,观察石墨烯微观的摩擦行为,预测不同因素影响下摩擦现象的变化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探究摩擦的起源是进一步根据设计需求调控摩擦力的前提。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作为主要研究手段,观察石墨烯滑动过程中的受力情况以及能量耗散特征,探究滑动速度、温度、外加弹簧刚度以及界面接触状态对石墨烯摩擦特性的影响,并结合原子显微镜的实验方法,探究石墨烯摩擦的各向异性,完善对于石墨摩擦学特性的认知。首先参照Prandtl-Tomlison理论模型和原子力学显微镜的实验原理,在LAMMPS软件中建立石墨烯摩擦的分子动力学模型,观察相对滑动过程中的摩擦特征,以及速度和温度因素对于摩擦过程中能量耗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滑动速度较低时,石墨烯针尖充分感受到石墨烯基底产生的周期性相互作用势。此时瞬时摩擦力具有较强的周期性,且针尖的周期性运动由粘滞和滑动两部分组成,符合粘滑现象的特征。随着滑动速度的不断提升,摩擦力以及滑动过程中的能量耗散呈现先下降再上升再下降的变化趋势。主动调控针尖及基底的设定温度,发现低速时,摩擦力随设定温度的上升而下降。在了解石墨烯相对滑动过程中的摩擦特征后,通过观察外加弹簧刚度以及界面接触状态对于石墨烯摩擦特征的影响,进一步探索粘滑现象以及超滑状态存在的条件,以及其中的关键因素和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低速滑动的条件下,当外加弹簧刚度小于界面刚度时,针尖处于弹性失稳的状态,因此产生了粘滑效应。而当外加弹簧刚度大于界面刚度时,针尖不具备弹性失稳的条件,其运动状态由粘滑运动转变为连续滑动,最终滑动过程中的摩擦力与能量耗散都大幅减少,针尖处于超滑状态。依据石墨烯的正六边形晶格结构,将基底相对针尖旋转以形成不同的界面接触状态。后续研究表明,当针尖与基底的接触状态由公度接触转变为非公度接触状态,层间作用势的势垒高度显著下降,摩擦过程中产生的能量耗散也大幅减少,最终达到超滑状态。最后使用原子力显微镜探究石墨烯摩擦的各向异性。在确定石墨烯样品表面晶格结构后,旋转样品,使得硅针尖沿着石墨烯表面不同方向滑动,观察摩擦信号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石墨烯摩擦具有显著的各向异性。当针尖沿Armchair方向滑动时摩擦力大于Zigzag方向,且在4μm/s~500μm/s范围内,摩擦信号随着滑动速度上升而增强。通过本文的模拟计算,探究滑动速度、温度、弹簧刚度以及界面接触模式等因素对石墨烯摩擦特性以及能量耗散的影响。同时通过实验研究,证实了石墨烯的纳米摩擦学特性具有各向异性。这些工作都为未来石墨烯的应用和微纳电子元器件的设计提供了数据参照和设计依据。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在Web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随之而来的安全问题也日益增加,针对Web应用的入侵行为造成了严重的财产损失。用户在访问互联网页面的同时,会留下大量的Web日志,这些日志记录了大量的正常和异常用户的访问痕迹,挖掘这些日志可以从中得到很多有用的特征信息,有助于更好的实现入侵检测。本文探讨现有入侵检测模型的不足,结合误用和异常检测技术设计了一个基于Web日志的自适应混合入侵检测模型。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针
学位
学位
人类社会的发展步入信息时代以来,随着通信需求的剧烈增长以及通信技术的不断革新,高功率器件在现代通讯系统中扮演的角色也愈发关键和重要。与固态器件相比,真空电子器件可以提供更大的功率,更宽的带宽以及更优的效率,因此在未来通信系统具有一定应用前景。集中衰减器是真空高功率器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直接影响着行波管的性能表现。然而,传统衰减器在面对行波管小型化、标准化、高定制化以及规模化生产等紧迫诉求时,已经表现
社会生产生活用电量的不断扩大和城市面积的扩张,,造成配电变电站越来越接近城市居住密集区,配电变压器噪声已成为影响变电站附近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问题。为尝试解决配电变压器的噪声辐射问题,本文基于配电变压器的声振特性和约束阻尼复合结构,研究并开发了一种适用于典型配电变压器本体降噪的新型高效隔声结构。本文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内容:首先,基于实际测量,分析探讨35k V和110k V两种典型配电变压
我国装配式建筑进入快速发展期,由于技术的不成熟、各专业之间信息链断裂等因素,导致装配式建设项目普遍出现施工进度延误和由于施工误差引起的质量问题,对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进行有效监控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然而,目前施工现场数据的采集主要依靠人工的方式,耗时耗力、信息不全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出现为采集施工现场数据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为了更好地对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进行管理,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点云模型特征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