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足趾移植再造拇指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南华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oonerco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技术,获取健康成人手、足部分血管(与拇指再造有关)的正常影像资料和变异率;了解患者供、受区血管的走行、内径大小和有无变异或病变,为足趾移植拇指再造提供合适的手术方案,从而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供、受区创伤,提高足趾移植再造拇指的成功率。 方法: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分健康成人组和足趾移植拇指再造研究组。健康组选择40例健康成年学生的双侧手足,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足背动脉、第一跖背动脉及其趾蹼分支、大隐静脉、足背静脉、桡动脉及头静脉,获得正常人手、足部分血管(与再造术有关)的彩色多普勒影像数据。研究组选择36例拇指缺损拟用第二足趾移植再造病人,术前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对侧供区动脉血管情况,对侧动脉高危型(GilbertⅢ型、F型)患者同时检测同侧足的血管情况。对侧非高危型患者,切取对侧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指;对侧高危型则切取同侧第二足趾;如双侧均为高危型,仍然选择对侧第二足趾,同时保留两套供血系统,处理GilbertⅢ型时,不解剖足底深支,采用血管移植桥接足背动脉与趾动脉或吻合第二跖背动脉。同时检测供区静脉及受区动、静脉是否损伤或变异,明确后做相应的处理。并与既往传统手术组30例(术前未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比较:包括足趾切取手术时间、术后供足行走痛发生率和再造成功率。 结果:健康组40例80只足:足背动脉缺如2足,占2.5%;按第一跖背动脉Gilbert分型:Ⅰ型42足,占52.5%,Ⅱ型28足,占35%,Ⅲ型10足,占12.5%;按趾蹼处分型:R型66足,占82.5%,T型4足,占5%,F型10足,占12.5%;大隐静脉缺如3足,占3.75%。80只手显示桡动脉、头静脉无缺如。研究组36例:对侧供区足背动脉无缺如,第一跖背动脉出现9例高危型,其中2例出现第二跖背动脉,6例同侧非高危型,1例双侧高危型。供区1例大隐静脉缺如。受区1例桡动脉—头静脉瘘,1例头静脉闭锁。再造36例拇指顺利成活,无1例发生血管危象。与传统手术组比较,研究组GilbertⅢ型足趾切取时间明显缩短,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率降低,术后供足行走痛并发症减少。 结论: 1.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技术可以获得手、足部分血管(与拇指再造术有关)的正常影像资料和变异率。 2.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技术应用于足趾移植再造拇指术前检查,有利于优化
其他文献
目的:人工造成大鼠急性脊髓损伤(SCI)的动物实验模型,通过对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后不同时间点大鼠后肢行为功能评分的测定,反映EPO对于大鼠SCI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并与
目的:观察日本大耳白兔在面神经卡压损伤后,电镜下雪旺细胞和髓鞘的形态学变化。方法:把日本大耳白兔分成两个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兔子5只,造模完成10天后分别截取模型组
目的:评估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复合抑肽酶实施血液保护对膝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行性及其对循环功能、凝血功能和内环境稳定的影响。 方法:60例择期行膝关
骨缺损常发生于创伤、感染、肿瘤切除、骨折不愈合等疾病,是骨科常见难题,近年兴起的组织工程技术为其治疗提供了一种新方法。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
随着经济全球化、产品多样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在许多行业顾客需求变得越来越不确定,降低需求不确定对供应链绩效的影响和最大程度地满足市场需求成为许多企业一项主要的经济
目的 观察外用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衍生物(rhEGF)对兔耳慢性缺血性创面愈合的影响;观察兔耳慢性缺血性创面愈合过程和兔耳增生性瘢痕形成过程中细胞增殖与细胞凋亡调控及r
近几年,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已经成为促进我国城镇住房改革,繁荣房地产市场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余额的不断上涨,其在人民币贷款余额和GDP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个
前言 围手术期轻度低温是麻醉和手术期常见的并发症,在施行外科手术的病人中约50~70%发生轻度低温。临床上一般将中心温度(core temperature,Tc)在34~36℃称为轻度低温。正常情
目的 比较在以靶控输注异丙酚静脉全身麻醉中,复合应用小剂量氯胺酮与不复合应用小剂量氯胺酮对麻醉期间异丙酚用量、芬太尼用量及病人苏醒和拔管时间的影响,同时观察氯胺酮
目的:通过比较三种不同靶浓度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TCI)在胸科手术病人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探讨安全有效的瑞芬太尼靶控浓度,并评价三种靶浓度输注下瑞芬太尼TCI 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