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社会心理学是随着体育科学与心理科学的发展而产生的一门应用性学科,它研究体育活动领域中的各种社会心理问题,它在研究体育中的心理问题时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体育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众说不一,没有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发展落后于社会实践的需要。又因为内容与体系是不可分的,学科体系完善与否,内容结构是否严谨实用,是新兴交叉学科建设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对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内容进行探讨,构建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内容体系是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际意义的。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调查、逻辑分析、归纳和演绎等科研方法,运用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体育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观点,在已有的研究水平上从理论和实践两大层面初步构建出体育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体系。 研究认为: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内容体系构建的原则有主体性、综合性和应用性三大原则;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内容分三个层次,即微观层次—体育个体心理与行为,中观层次一体育群体心理与行为,宏观层次—体育社会文化心理与行为;微观层次的内容有:体育与人的社会化、体育意识、体育中的社会动机、体育态度、体育中的社会认知、体育攻击和暴力、体育中的相符行为(从众、众从、服从)等。中观层次的内容有:体育中的群体心理研究(体育中的非正式群体、体育团体凝聚力)、观众效应和主场效应、教练员的领导心理与行为、体育中的大众心理(流行、暗示、舆论)、体育中的人际交往、体育中的人际关系(人际吸引、竞争与合作、利他、侵犯与冷漠)、体育中的性别差异研究、体育失范行为(兴奋剂、骚乱、赌博等)等。宏观层次的内容有:体育中的民族心理、体育中的价值观念、体育中的宗教情绪、体育中的审美情趣等。 本研究是2004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之子课题,是第一阶段性研究主题之一。(课题编号04BTY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