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结构件2.5轴补加工刀轨生成技术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rstlw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飞机结构件是飞机机体骨架和气动外形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应用于现代航空工业,其中很多都属于2.5维形状零件,主要由数控加工中心生产制造。随着技术的积累和新技术的不断应用,设备加工的柔性持续增强,为了充分发挥设备的加工能力、提高生产效率,必须提高目前数控编程的效率和质量,减少其在整个工艺流程中所占用的时间。同时,由于飞机结构件本身的加工复杂性和目前使用的通用CAD/CAM存在的缺点,在加工过程会产生许多残留区域,虽然可以再次调用CAM系统对其进行补加工,但是往往生成的刀路无法完整覆盖整个区域,或者冗余刀路过长,或者需要人工参与。手工编程不仅容易出错,耗时较长,而且生成的刀路没有经过优化,仍然无法解决CAM系统的系统固有的缺陷,无法从根本上提高生产效率。为了解决上面的问题,并结合沈阳飞机工业有限公司在生产飞机结构件过程中的实际需求,本文基于CATIA研究并开发了自动生成2.5轴补加工刀路的软件系统,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针对飞机结构件数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直壁残留区域,根据其特征的不同,选择不同方法对其刀路进行优化。一方面对系统固有的加工策略下生成的刀路进行优化改进,去掉部分冗余的刀路;另一方面开发新的适应特殊工况的加工策略,从根本上解决刀路过长,需要人工介入的问题,提高编程的自动化水平。(2)针对CATIA提供的平面曲线的偏置算法存在的不稳定性问题,研究了基于点序列的平面曲线偏置算法,解决了偏置中出现的局部自相交和全局自相交的问题,实现了曲线的稳定快速偏置。(3)提出了针对特殊情况的分块加工策略,并利用Delaunay三角剖分方法解决了加工区域分解的难题,实现了程序自动分块以及整体刀路的优化连接。(4)基于CATIA CAA二次开发接口和Visual Studio 2005编程软件,使用C++开发了“2.5轴补加工刀轨生成”系统,实现了补加工刀路的自动化生成,并对比该方法生成的刀路较于系统原有刀路的优点,结果表明该系统的刀路能够显著提高加工效率。
其他文献
履带行走装置是履带式滩涂运输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输车承重与行驶的底盘。与轮式车辆相比,履带式车辆具有接地比压小,牵引附着力大及软土通过性强的特点。首先,本文对履带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水路运输发展相当迅猛,我国大多数港口的货物吞吐量急剧增加。伴随着港口吞吐量的不断增大,进出港的船舶数量日益增多,港口水域的航行安全面临
往复压缩机组作为一种增压设备,被广泛的应用在石化、油气输送领域,用于实现对气体的压缩。其能否安全、可靠的运行对国民经济、自然环境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影
大佛岩铝土矿围岩极为破碎、完整性以及强度不高,节理裂隙较发育,所以,该矿区围岩具备了软岩的特征,岩体稳定性较差、支护较困难。控制软岩巷道稳定性,一直是矿业工程难点问
就公路建设而言,其中最关键的组成部分就是路桥施工,其对人们的出行与地方经济建设具有非常关键的意义.可是由于项目工程本身的特点与人为原因的影响,路桥工程的病害不断严重
铅试金法是富集金的重要手段。随着仪器分析技术的发展,铅试金法的应用变得更加广泛。硫、铜等元素的存在对铅试金过程会产生干扰,使金的分析结果偏低。本文介绍了铅试金法的
足式机器人以其非连续地面支撑、运动灵活、越障能力及环境适应能力强等特点,在诸多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以四足哺乳动物为仿生对象来构造具有大负载能力、高动态性和
本文选用神府3-1煤和陕北葵花秆为原料,研究其在N2气氛下固定床反应器中的热解反应性。首先对葵花秆稀硫酸水解和纤维素酶解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然后通过单独热解、常规共热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随机分成舒适护理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FEV1、FVC、FEV1/F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