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 (Thunb.) DC.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茎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等作用,为临床常用中药。茅苍术是江苏省著名道地药材,公认为优质的苍术商品。目前对茅苍术的研究多集中于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但其药效物质基础至今尚未阐明,致使其作用机制、生物转化和代谢过程等系列研究无从着手,直接制约了它的发展。因此,研究茅苍术的药效物质基础,制定与临床疗效相关的质量标准迫在眉睫。基于入血成分才是中药体内的直接作用物质,本研究采用HPLC及UPLC-MS等技术,建立茅苍术的化学及含药血清的指纹图谱,对特征峰所归属的成分进行推断,并对入血成分进行分离、归属和鉴定;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以已知成分的含药血清为对象,从细胞水平分析入血成分与传统疗效的相关性,以揭示茅苍术的主要药效物质基础,为进一步研究药物进入体内后化学成分的吸收、分布和代谢等体内动态提供依据,为建立中药全面、系统、客观的质量评价体系奠定基础。(1)茅苍术水煎液指纹图谱研究与UPLC-MS成分分析。中药传统的给药模式为水煎液口服给药,本实验在文献记载的基础上,利用HPLC法对茅苍术样品的色谱条件等进行检测,得出了最适于分析的色谱条件,建立了茅苍术水煎液的体外指纹图谱;利用UPLC-MS对水煎液进行分析,检出26个化学成分,并鉴定了23个;测定了茅苍术水煎液中的主要化学成分苍术苷A的含量,平均是2.775 mg·g-1。以此初步制定了茅苍术水煎液的体外质量评价方法。(2)茅苍术血清药物化学研究。中药经过代谢进入血液中的成分才是其体内直接作用物质,本研究利用茅苍术水煎液体外成分分析的方法,建立了含药血清的指纹图谱;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分析茅苍术水煎液、含药血清和空白血清三者的指纹图谱,对口服茅苍术水煎液后的入血成分进行分析,确定大鼠血清中来源于茅苍术水煎液的原型成分及其代谢产物。结果鉴定了入血成分15个,其中原型成分11个,4个为经过代谢新产生的成分,即血中移行成分。经鉴定,原型成分分别为苍术苷C、茅苍术醇、苍术内酯Ⅳ、汉黄芩素、苍术素、3,5-二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扁枝醇、蒲公英甾醇乙酸酯、豆甾醇、β-金合欢烯,4个移行成分中,1号峰所对应的成分有待进一步确定,其余为紫丁香苷、β-香树脂酸乙酸酯、3,4,11,14-四羟基愈创-9-烯-11-O-β-D-吡喃葡萄糖苷。推测以上11个成分可能是茅苍术的药效物质,为其体内作用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的阐明奠定了基础。(3)茅苍术血清药理学研究。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通过对茅苍术水煎液及其灌胃给药所得的大鼠含药血清的总还原能力、清除自由基(DPPH·、O2-·、OH-·)和对几种酶(GSH-Px、MDA、SOD、CAT)活性的作用进行综合评价;同时,利用H9c2大鼠心肌细胞,以H2O:造成细胞氧化损伤模型,测定茅苍术水煎液及其含药血清对H9c2心肌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发现茅苍术水煎液及其含药血清具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表明以上研究鉴定的入血成分中全部或部分是茅苍术发挥抗氧化作用的物质基础,为其药效物质基础的阐明提供了依据,为建立全面、客观的质量评价体系奠定了基础。(4)茅苍术给药大鼠的尿液代谢成分分析。对给药后的大鼠尿液代谢物进行分析,有助于明确药物在体内的最终代谢产物,有助于研究清楚药物在体内的转化过程,从而探讨药物的药效物质基础。本研究对比分析了茅苍术给药后2 h、6 h、24 h的大鼠尿液成分变化,结果给药后2 h尿液中成分峰最多,各成分含量也较高;给药后24 h尿液所含成分最少,但34.527 min和37.674 min的峰面积增大,初步判断这两个峰所对应的成分在给药24h后含量增大,可能与其代谢过程有关。经与血清样品对比分析,尿液代谢物中检测到11个成分,其中,3、1’、17、22和23号峰分别与入血成分中的5个峰相对应,由此可以判断可能是入血成分的最终代谢产物。本论文的开展基本明确了茅苍术入血的药效成分,为茅苍术的体内作用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的阐明提供了依据,为建立中药全面、系统、客观的质量评价体系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