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大型队列研究,评估成年人群中握力大小与Ⅱ型糖尿病发生之间的关系,为Ⅱ型糖尿病的早期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本队列研究数据来源于“天津人群慢性低度炎症与健康促进队列”的基线数据。研究纳入了2013-2018年间在天津至少参加过一次包括血糖检测在内的在住一般成年人群,共38483人,在最终的研究分析中经排除后有22143人。所有参与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自愿参加本队列研究。研究收集了研究对象问卷调查、体格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等资料,作为研究后期统计分析的数据。使用信效度检验的半定量的食物频率问卷来评估测量研究对象的膳食摄入,并利用血糖检测检查来诊断Ⅱ型糖尿病。将握力分为四分位。握力的评估指标包括绝对握力和相对握力。采用方差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Ⅱ型糖尿病发生和未发生之间、绝对握力四分位数人群以及相对握力四分位数人群之间各项基本特征的差异。将Ⅱ型糖尿病发生作为因变量,绝对握力四分位数以及相对握力四分位数分组作为自变量,采用多元COX回归评估握力大小和Ⅱ型糖尿病的关系。根据性别进行分层分析,分别在男性和女性人群中评估握力大小四分位数分组与Ⅱ型糖尿病的关系。结果在本研究中,Ⅱ型糖尿病在总人群中的发病率为3.11%,男性与女性中的发病率分别为4.20%、1.85%。男性糖尿病的患病率高于女性患病率(P<0.001)。在人群基本特征的比较中,总人群有无Ⅱ型糖尿病人群之间以及对绝对握力四分位数以及相对握力四分位数分组之间的年龄、性别、腰围、血压、身体质量指数、生化指标、吸烟饮酒与膳食摄入等特征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趋势性P<0.05);在男女性别分层分析中也观察到了相似的结果。在多元COX回归分析中,经调整所有潜在的混杂因素后,绝对握力四分位数分组人群Ⅱ型糖尿病危险比(95%置信区间)在总人群中为1.00,1.06(0.86,1.31),0.93(0.75,1.16),0.97(0.78,1.21)(趋势性P=0.54);在男性人群中为1.00,1.10(0.86,1.41),0.89(0.68,1.15),0.96(0.74,1.25)(趋势性P=0.44);在女性人群中为1.00,0.93(0.62,1.39),1.03(0.69,1.53)),0.97(0.63,1.49)(趋势性P=0.98),各人群中均未观察到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经调整潜在的混杂因素后,在总人群和性别分层中未经调整任何混杂因素时(模型1),相对握力与T2DM的发生呈负相关(趋势性P<0.001)。在模型2与模型3时,相对握力不同大小与T2DM的发生也呈负相关(趋势性P<0.001)。总人群中与相对握力第一分位相比,第四分位发生T2DM的风险降低0.63倍,在性别分层中也观察到这种关联。但在多元调整(模型3)基础上调整BMI时,这种关联消失。在性别分层中也观察到这种关联。结论总之,在人群中较高的相对握力与T2DM呈负相关,提示成年人相对握力较小的可能会增加T2DM的发病风险,而BMI较之握力与T2DM的发生关系更为密切。因此不仅要增强相对握力,同时应该注意适当降低BMI,从而预防T2DM的发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