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是否发生浸润转移是影响其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许多研究表明胃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基因作用多步骤进行的复杂过程,许多基因及其蛋白产物参与了胃癌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的过程。AnnexinⅡ是一种钙离子依赖的磷脂结合蛋白,参与一系列细胞活动如膜聚集、离子通道形成、胞吐胞吞过程、RNA结合、DNA合成、细胞增殖和凋亡等,另外AnnexinⅡ还可以以受体的形式促进纤溶酶和前组织蛋白酶B等的生成,促进细胞外基质发生降解,在肿瘤发生侵袭转移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NF-κB (nuclear factor-kappaB)是一种重要的多向性核转录因子,能够调节多种与肿瘤相关的基因的转录,在多种肿瘤组织中存在异常激活的现象。P50/P65异源二聚体是NF-κB的主要活化形式,通过上调与细胞增殖相关基因、上调抗凋亡基因、上调与细胞粘附、基质降解和迁移相关的蛋白和因子的表达促进肿瘤的发生及浸润转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是一种重要的促血管生成因子,包括多种亚型,其中VEGF-C除了可以诱导血管生成以外,还可以促进淋巴管的生成。VEGF可以直接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刺激其增殖,为肿瘤细胞提供营养;还可以增加血管内皮的通透性,使血浆纤维蛋白等重要因子外渗,为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创造条件。有关联合检测AnnexinⅡ、NF-κBp65、VEGF-C三者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浸润转移关系的研究,至今国内外尚未见文献报道。为进一步探讨AnnexinⅡ、NF-κBp65、VEGF-C的表达与胃癌发生发展和浸润转移的关系,寻找检测胃癌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的早期指标和探索胃癌治疗的新靶点,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33例胃腺癌组织、2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组织及33例正常胃粘膜组织中AnnexinⅡ、NF-κBp65、VEGF-C的表达情况,并探讨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旨在阐明三者在胃癌发生发展侵袭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及对胃癌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材料与方法1.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3例胃腺癌组织、2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组织及33例正常胃粘膜组织中AnnexinⅡ、NF-κBp65、VEGF-C蛋白的表达。2.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两样本率之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chi-square);两变量之间的相关分析采用Spearmen相关分析。显著性水准α=0.05。结果1. AnnexinⅡ蛋白在胃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1.82%(27/33),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45.00%(9/20),在正常胃粘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4.24%(8/33)。癌组织AnnexinⅡ蛋白的阳性表达率较慢性萎缩性胃炎组织、正常胃粘膜组织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萎缩性胃炎组织中AnnexinⅡ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正常胃粘膜组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胃癌分化程度的降低,AnnexinⅡ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逐渐增高,在中高分化腺癌中为76.47%(13/17),在低分化腺癌中为87.50%(14/1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胃癌浸润深度的加深,AnnexinⅡ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也逐渐增高,在浸润深肌层及以上者中为75.00%(9/12),在浸润全层者中为85.71%(18/2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nnexinⅡ蛋白在伴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5.00%(19/20),较无淋巴结转移组中的61.54%(8/13)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NF-κBp65蛋白在胃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5.76%(25/33),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40.00%(8/20),在正常胃粘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5.15%(5/33)。癌组织NF-κBp65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组织、正常胃粘膜组织两两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胃癌分化程度的降低,NF-κBp65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逐渐增高,在中高分化腺癌中为’58.82%(10/17),在低分化腺癌中为93.75%(15/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胃癌浸润深度的加深,NF-κBp65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也逐渐增高,在浸润深肌层及以上者中为75.00%(9/12),在浸润全层者中为76.19%(16/2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F-κBp65蛋白在伴有淋巴结转移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0.00%(18/20),较无淋巴结转移组中的53.85%(7/13)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VEGF-C蛋白在胃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8.79%(26/33),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30.00%(6/20),在正常胃粘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7.27%(9/33)。癌组织VEGF-C蛋白的阳性表达率较慢性萎缩性胃炎组织、正常胃粘膜组织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萎缩性胃炎组织中VEGF-C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正常胃粘膜组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胃癌分化程度的降低,VEGF-C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逐渐增高,在中高分化腺癌中为64.71%(11/17),在低分化腺癌中为93.75%(15/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胃癌浸润深度的加深,AnnexinⅡ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也逐渐增高,在浸润深肌层及以上者中为66.67%(8/12),在浸润全层者中为85.71%(18/2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EGF-C蛋白在伴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5.00%(19/20),较无淋巴结转移组中的53.85%(7/13)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AnnexinⅡ蛋白和NF-κBp65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呈现正相关关系(γ=0.467,P<0.05)5. AnnexinⅡ蛋白和VEGF-C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呈现正相关关系(γ=0.524,P<0.05)6. NF-κBp65蛋白和VEGF-C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呈现正相关关系(γ=0.398,P<0.05)结论1. AnnexinⅡ、NF-κBp65、VEGF-C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从正常胃粘膜组织、慢性萎缩性胃炎组织到胃癌组织逐渐升高且有显著性差异,提示三者可能参与了胃癌的发生过程。2. AnnexinⅡ、NF-κBp65、VEGF-C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随着分化程度的降低、浸润深度的增加和淋巴结的转移而升高,表明三者可能与胃癌的恶性程度以及胃癌的侵袭、转移有关。3. AnnexinⅡ、NF-κBp65、VEGF-C蛋白在胃癌中均呈现高表达且两两之间分别呈正相关关系,提示三者可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过程中起协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