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带一路”倡议又为我国对外投资带来新的机遇和新的格局。然而,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面临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关于沿线国家投资风险的量化研究还很有限。因此,本文针对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现状、投资格局、投资风险以及优化策略等进行系统的研究,旨在为我国在沿线国家投资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如下:(1)通过调研文献、研读报告、翻阅书籍以及搜集数据等工作,梳理我国对外投资的整体概况以及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合作基础,系统分析我国在沿线国家投资合作的潜力以及面临的挑战。总结得出,当前我国对外投资布局以亚洲为主导,但逐渐向欧美转移,正在形成以第三产业为主、第二产业为辅的对外投资产业格局。从合作潜力来看,共同的利益出发点、丰富的资源储备以及互补的需求都为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深度合作提供了无限可能。但是,我国仍然要警惕来自东道国、投资主体和第三国竞争等多方面的复杂风险。(2)本文采用复杂网络理论对我国投资目的国之间的竞争态势以及我国的对外投资格局进行综合研判,并通过对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潜力的情景推演,量化分析增加在沿线国家投资对我国全球投资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我国众多投资区域中,非洲和亚洲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东南亚和南亚的竞争优势相对较强,而独联体和中东欧处于相对竞争劣势,而且加强在东南亚、东亚等地区的投资可以更好的提升我国的市场影响力。(3)本文从政治、经济、投资环境、资源潜力、环境约束以及中国因素六个维度提出了新的能源投资风险综合指标体系,并构建基于熵权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投资风险进行定量的综合评估。研究发现,能源投资具有特殊性,资源潜力和中国因素是影响我国对外能源投资风险的主要因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整体能源投资风险较高,不同区域的国家能源投资风险差异较大。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沙特、阿联酋、巴基斯坦以及马来西亚等国是我国能源投资的不错选择。(4)本文从国际视野和大国责任两方面分析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新理念,从顶层设计、国家间关系、国家自身发展角度提出落实新理念的新思路,从制度建设、合作模式和合作领域提出能源投资优化策略,为我国政府统筹“一带一路”投资提供理论指导,为企业降低对外投资风险提供决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