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系光度函数的演化及不同密度环境星系的光度函数

来源 :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di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Beijng-Arizona-Taiwan-Connecticut(BATC)巡天的15色中带测光系统,对星系的SED拟合测光红移方法进行了研究,并且利用BATC巡天的15色中带观测数据和美国SloanDigitalSkySurvey巡天的5色宽带数据,应用测光红移技术,对星系静止坐标系r波段的光度函数演化以及星系光度函数随密度环境的变化进行了研究。 首先我们运用模拟方法对星系的测光误差、中带和宽带滤光片系统、红移拟合步长以及滤光片的选取等因素对测光红移精度的影响进行了讨论。结果发现,随着测光误差的增大,测光红移精度降低;与UBVRI5色宽带滤光片系统相比,BATC15色滤光片系统能够确定测光红移精度更高,在一般测光误差△m=0.05m下,15色中带系统测光红移精度σx~0.02,而5色宽带系统测光红移精度σz~0.05;红移拟合步长在测光精确的情况下能够显著提高测光红移精度;对BATC15色滤光片而言,蓝端颜色对测光红移估计起着重要作用。 利用SDSS和BATC的巡天数据我们得到一个包含25,181个r<21.5等、红移0.03<z<0.5的星系的样本。星系红移的确定有三种途径:对于近邻星系及极亮的遥远星系,SDSS巡天给出精确的分光光谱红移;对同时有BATC15色中带测光和SDSS5色宽带测光数据的星系,20色的测光信息给出精度约0.02的测光红移;对仅有SDSS5色宽带测光数据的星系得到星系的5色测光红移,精度约0.05。利用星系的测光红移程序对星系星等进行k改正和红化改正后对星系的光度函数进行研究,星系光度函数采用Schechter函数形式进行拟合。星系光度函数随红移的演化通过对三个红移段0.03<z<0.1、0.1<z<0.3和0.3<z<0.5的光度函数拟合参数比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红移的增大,星系光度函数的特征星等M*没有明显变化,而暗端的斜率α则随着红移增大,当红移从z~0.06增大到z~0.2,暗端斜率从α=-1.17变化到α=-1.31。这种趋势与逐级星系形成模型的预言一致。对于星系光度函数随密度环境的变化,首先利用密度起伏δρ/ρ=30将星系分为高密度样本和低密度样本,通过对高低密度星系样本的光度函数进行拟合得到,星系光度函数的特征星等M*随密度的增大变亮,从-21.01等变化到-21.41等;而光度函数的暗端斜率α则变陡,从-1.01变化到-1.30。这个结果表明高密度环境中有着较低密度环境更多的暗星系。
其他文献
本文以非常年轻的疏散星团NGC2244为研究对象,利用上海天文台的照相底片,研究了该星团的495颗恒星的自行并进行了成员判定,并且利用我们的成员概率作为区分团星和场星的依据,进而
该论文以获取高时间、高空间分辨率太阳磁场观测资料为目的,系统探讨了太阳望远镜最先进的导行方案--面阵CCD导行方案的原理、算法,并分析了这一方案的各种关键技术.该文分析
本文主要研究了非侧向旋涡星系盘的等效厚度、星系盘的倾角、旋臂的紧卷参数和禁区半径,以及相关参数之间的统计关系,并且研究和探讨了一种通过星系盘等效厚度来获得面向(face
本文中,在太阳射电波段研究了日冕物质抛射(CME)。来探索CME发生时,在射电波段的一些信号。为此,首先研究一些微波爆发的特征,包括频谱、精细结构、成像研究、峰值辐射流量、持续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侯登科拍摄的一系列以中国当代社会为题材的纪实摄影作品,在记录个体的社会境遇的同时,自觉地思考了中国当代社会变迁与个体命运的关系,成为了中国当代纪实
如今开放的中国在时代的信息化、世界经济的一体化的形势下,中国画家获得世界视野、寻求世界参照有了很多的便利,一个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中国画家,在对中国传
本文首先对过相接双星的W次型和A次型现象进行简要的综述,并对如下几类用Binnendijk方法不能很好分类的特殊双星样本进行简单的介绍:(1)光变曲线存在A次型和W次型相互转变的;(2)
“知识工程”是以发展图书馆事业为手段,以倡导读书、传播知识、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一项社会文化系统工程,是推进基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实施科技兴国战略方针
陆维钊碑帖并重,在北碑的审美认识上对康有为以来的碑学思想进行继承与发展,但又明确指出其中“尊魏抑唐”的错误,力图矫正一偏之见。其书学思想亦有诸多开创性,如风格类型学
随着人们进入21世纪,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迫使有限的地球资源面临着更大的压力,为了更好地理解我们不断变化的星球,地球科学家们承担着越来越多的责任。考虑到大多数的地震和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