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是以一位颅脑损伤患者——笔者的父亲为个案,详细叙述案主患病中的治疗和康复过程以及康复后的社会适应状况。描述了颅脑损伤患者在社会适应方面所遇到的困境与障碍。进一步了解在康复后社会适应的过程,用优势视角理论阐述颅脑损伤患者社会适应能力恢复的社会支持状况。此论文围绕三个问题展开研究。第一,描述个案颅脑损伤患者康复后社会适应中所遇到的困难与障碍;第二,分析颅脑损伤患者康复后社会适应能力恢复过程;第三,用优势视角分析颅脑损伤患者康复和社会适应的社会支持状况。本文从一种旁观者和参与者的角度出发,从案例梳理到理论探讨,全方位分析了颅脑损伤患者在受治过程及康复后社会适应状况,就其在社会适应过程中遇到的困境与障碍做了进一步分析。基于此,本文以优势视角理论研究方法,就颅脑损伤患者社会适应和支持状况进行了详细分析。颅脑患者在伤后,经历病痛折磨的同时在社会再融入的过程中又会遇到了众多困难与障碍。特别是伤后,身体机能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对案主家庭功能的发挥、心理层面的抑郁都造成了无法弥补的创伤和危害。本文认为,在自我恢复、重新融入社会的过程中,案主先后经历了心理资本激发、人际互动阶段、生活态度转变和社会适应选择阶段等四个过程。而且,案主在生理、行为及其背后的心理行动都发生了明显的改善,在与社会的互动上也较以往更加积极主动。从优势视角理论的角度来看,案主个人性格与价值理念,案主家庭关系的稳定程度,是两个对案主伤后的社会网络重构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案主个人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乐观向上的价值观,对于案主重建自尊心、自信心,并最终融入社会、恢复社会功能有着明显的正向推动力。笔者希望通过探索性研究颅脑损伤患者,能够引起社会及政府的关注,给予他们更多资源和政策方面的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