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红平菇(Pleurotus djamor(Fr.) Boedjin,Sense Lato)与玉米大斑病菌(Exserohilum turcicum)的对峙培养试验,菌丝间的相互作用观察,对扣试验和马铃薯葡萄糖发酵液对玉米大斑病菌菌丝生长抑制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红平菇对玉米大斑病菌有很强的拮抗作用。 红平菇菌丝生长最适碳源和氮源筛选试验和正交试验的结果表明:最适合红平菇菌丝生长的碳源和氮源分别是是玉米粉和黄豆粉,最适培养基是玉米粉2%、蔗糖3%、黄豆饼粉1.5%、蛋白胨0.2%和仞始pH5.5;各因数对菌丝生长的影响顺序为玉米粉>蔗糖>蛋白胨>pH>黄豆饼粉。菌丝生长曲线表明,5-10d菌丝生长速度最快,此阶段的菌丝体是最好的液体菌种,15d菌丝生物量达到最大。 通过正交试验测定了不同配方发酵液对玉米大斑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培养基配方为玉米粉2%、蔗糖1%、黄豆粉1.0%、蛋白胨0.1%和初始pH5.5时,发酵液对玉米大斑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且玉米粉、黄豆粉、蛋白胨、蔗糖和pH对玉米大斑病菌生长抑制作用的影响依次减小。 发酵液对玉米大斑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与红平菇的生物量呈正相关,回归方程是y=0.6345+34.011x,相关系数R~2=0.9998。红平菇菌丝培养17d,发酵液中抗菌物质的量达到最大,发酵液中粗蛋白对玉米大斑病菌菌丝生长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但发酵液中粗多糖对玉米大斑病菌菌丝生长没有抑制作用。该发酵液对病菌分生孢子的萌发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相当于一定浓度的百菌清或多菌灵稀释液对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通过沙培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红平菇发酵液能促进玉米的萌发,对玉米大斑病菌分生孢子浸染玉米叶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是发酵液中的拮抗物质热稳定性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