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平菇对玉米大斑病菌的拮抗作用及其机理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n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红平菇(Pleurotus djamor(Fr.) Boedjin,Sense Lato)与玉米大斑病菌(Exserohilum turcicum)的对峙培养试验,菌丝间的相互作用观察,对扣试验和马铃薯葡萄糖发酵液对玉米大斑病菌菌丝生长抑制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红平菇对玉米大斑病菌有很强的拮抗作用。 红平菇菌丝生长最适碳源和氮源筛选试验和正交试验的结果表明:最适合红平菇菌丝生长的碳源和氮源分别是是玉米粉和黄豆粉,最适培养基是玉米粉2%、蔗糖3%、黄豆饼粉1.5%、蛋白胨0.2%和仞始pH5.5;各因数对菌丝生长的影响顺序为玉米粉>蔗糖>蛋白胨>pH>黄豆饼粉。菌丝生长曲线表明,5-10d菌丝生长速度最快,此阶段的菌丝体是最好的液体菌种,15d菌丝生物量达到最大。 通过正交试验测定了不同配方发酵液对玉米大斑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培养基配方为玉米粉2%、蔗糖1%、黄豆粉1.0%、蛋白胨0.1%和初始pH5.5时,发酵液对玉米大斑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且玉米粉、黄豆粉、蛋白胨、蔗糖和pH对玉米大斑病菌生长抑制作用的影响依次减小。 发酵液对玉米大斑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与红平菇的生物量呈正相关,回归方程是y=0.6345+34.011x,相关系数R~2=0.9998。红平菇菌丝培养17d,发酵液中抗菌物质的量达到最大,发酵液中粗蛋白对玉米大斑病菌菌丝生长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但发酵液中粗多糖对玉米大斑病菌菌丝生长没有抑制作用。该发酵液对病菌分生孢子的萌发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相当于一定浓度的百菌清或多菌灵稀释液对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通过沙培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红平菇发酵液能促进玉米的萌发,对玉米大斑病菌分生孢子浸染玉米叶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是发酵液中的拮抗物质热稳定性不好。
其他文献
城市森林具有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巨大作用,对城市森林的生态效益进行评价,得到不同区、县的生态效益价值,才能够对城市森林的生态效益价值量有一个准确客观的认识,更好的规划
土地利用变化已经深刻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目前全球变化研究的核心主题之一。应用遥感技术调查研究土地利用状况及动态变化,可以为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规划与管理土地
第一部分 窒息大鼠心肺复苏模型的建立 目的:建立窒息大鼠心肺复苏模型;探讨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CA)持续时间对复苏效果的影响。 方法: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2组:CA1
<正>社区合作共治离不开公民的有效协商,这需要街居职能回归,增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增加彼此间的信任感,推进社区事务公开和探索多种参与途径,和提高公民参与的效能感。改
通过对北京优秀运动队7个项目84名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及对部分运动员、教练员进行访谈,发现专业运动员运动损伤的性质与产生的原因与他们所从事的运动项目有关。集体项目运
作为中国经济第三增长极,天津金融改革创新正不断向纵深发展,以PE为代表的多层次资本市场迎来发展的新机遇,PE快速发展面临的诸多制度、配套约束及基金运作风险等问题也日益
跨文化翻译是近年来翻译界的一个热门话题。由于译者在跨文化交际中处于中心位置,他要与两种语言,两种文化打交道,既是读者,又是作者,同时翻译作为一个能动因素,在促进文化交流,提高
SOHO作为住宅类型之一从90年代起开始在各国流行,作为工作方式亦受到广泛重视。论文中对SOHO的发展及SOHO一词的内涵演变展开了分析和研究。 SOHO一词原本是拟声词,后成为地
4月16日上午,中国煤炭机械工业协会在鄂尔多斯组织召开了&#39;煤矿智能装备与机器人发展论坛&#39;。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彭建勋,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行管司处长杜进栋,中国
本文论述了阳江市生活垃圾处理与管理现状,对存在的问题作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