浐河下游水体流动性改善的方案研究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gzi92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河湖两岸城市化进程加快,点源及面源等外部污染日益增加,使得河湖生态系统不断退化,水环境污染日益加剧。城市滞缓流水体由于缓慢流动或者不流动,河流水体紊动混掺能力过低,水流自掺气量减少,以致自净能力不断减弱。本文以弱流动性较明显的浐灞河交汇区为例,针对其水体滞留与水质劣化问题,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对不同汇流比下灞河流场和流速进行对比,分析其对滞留水体、河道自净能力的影响,提出改善下游水质的方案。  本文采用的数学模型为MIKE21的水动力模型,文中对模型的控制方程、数值方法及主要参数都进行了阐述。采用灞河B#橡胶坝库区模型试验资料验证了水动力模型对研究区域的适用性;对浐灞河交汇口不同汇流比交汇水流进行了模拟,分析了不同汇流比对沪河口滞留水体的影响:针对城市滞缓流水体,分析了河道自净能力减弱的原因及水体滞留时间过长对河道水质的影响:提出了桃花潭出口处2#橡胶坝在1、2、3小时塌坝运行条件下营造人造洪峰提高水动力的方案,基于充气橡胶坝的广泛应用,本文还提出在应用充气橡胶坝的基础上瞬时溃坝营造洪水方案,对4种改善方案及立坝运行5种工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比分析了所提方案与沪河2#橡胶坝立坝运行的水动力特性。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表明,当浐灞河汇流比减小,沪河流量小于灞河流量时,交汇产生低流速分离区,受纳污染水体水流阻塞于沪河口,水体滞留时间过长;沪灞河汇流比增大时,交汇口流速增大明显,沪河水流流速大,带动灞河水流流向下游,缩短了沪河口污染水体的滞留时间;水力滞留时间过长严重破坏了河道生态结构,使河流面临富营养化的风险,同时河道流速越大,污染物就扩散得越快:通过对营造人造洪峰的塌坝和溃坝工况进行数值模拟,发现3种塌坝方案及瞬时溃坝方案对沪河口滞留的污染水体改善效果要明显好于立坝方案,且塌坝所用时间越短,产生洪水流量越大,同一时刻下游流速就越大,水体置换效果越显著。
其他文献
玛尔挡水电站右岸地下厂房采用首部开发方式,地下厂房洞室群位于库区正常蓄水位以下的二长岩及变质砂岩山体中。由于地下厂房洞室群距水库较近,因而对洞室群的防渗、排水及围
  针对某大功率天然气发动机的排放性能优化作为研究目标,对发动机的控制系统参数进行了调整,通过对点火提前角,点火持续期,燃气喷射持续期以及过量空气系数等参数的优化之后,使
  本文讲述了利用高压共轨电控喷射技术,对某柴油机排放性能表现进行优化,对轨压、提前角和多次喷射的实际应用进行试验研究。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总结出各个因素对排放平衡
四合木(Tetraena mongolica Maxim.)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植物,该植物具有较强的杀线虫活性,为了深入了解四合木的特点及其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本文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正相
ArcB/ArcA二组分系统是大肠杆菌应答无氧环境的关键信号蛋白。然而,我们发现在有氧条件下,ArcA也影响细胞周期。本文发现在LB培养基中,arcA基因的突变延迟DNA复制起始,同时导
心力衰竭(心衰)是多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同时是多种疾病引发死亡的重要原因。其中,冠心病导致的心肌缺血始终是引发心衰的首要因素之一。目前针对心衰机制的研究较多,其
  柴油机机体主轴孔在精加工后,二次合装时出现主轴承孔变形问题,通过对机体的有限元分析、主轴承螺栓的拉伸力试验、时效工艺,验证其对主轴孔的影响,证实在机械加工中产生的残
学位
学位
  某柴油机连杆利用电液伺服疲劳试验系统进行动态疲劳试验,多根连杆在同一部位出现断裂情况,通过断口形貌分析属于疲劳断口,材料分析及有限元计算找出连杆失效的诱因,设计连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