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端粒酶催化亚单位的表达及调控

来源 :南京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qiphil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测定不同年龄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TERT)的表达水平及予植物凝集素(PHA)刺激前后hTERT的表达变化,评估hTERT与年龄的关系、淋巴细胞活化时hTERT的变化以及老年人淋巴细胞对刺激的反应能力。 方法:共采集105例20岁以上正常人外周血,分离淋巴细胞提取总RNA后,用RT-PCR法测定其hTERT表达水平的相对含量,其中20例淋巴细胞分两部分,一部分在含PHA的培养液中培养48小时后再测定其hTERT的表达水平。 结果:通过研究我们发现:(1)不同年龄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hTERT表达水平的相对含量与年龄之间无相关性。(2)淋巴细胞受到PHA刺激前hTERT的表达水平为0.575±0.231,刺激后hTERT的表达水平为0.9305±0.342,刺激后较刺激前明显升高(P<0.05)。(3)老年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在受到PHA刺激后,其hTERT的升高幅度为1.676±0.244与年轻人1.671±0.215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1)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hTERT表达不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2)淋巴细胞活化时hTERT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3)随年龄的增长,淋巴细胞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能力无明显变化。
其他文献
摘要:赛乃姆舞蹈是维吾尔族舞蹈的重要代表之一,自由灵活的表演形式使其深受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在地域广阔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由于不同地区的人们生活方式与地理环境存在差异,使得各地区赛乃姆的舞蹈风格各具特色。  关键词:维吾尔族 赛乃姆 风格特征  一、赛乃姆舞蹈的形成因素  (一)地理环境因素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北部,地域辽阔。其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独特的维吾尔族舞蹈风格。在西汉时期,张骞
作为一名女性导演,简·坎皮恩的成就毋庸置疑.她虽然来自电影工业并不发达的新西兰,但女性意识早已传入澳洲,政府对电影工业大力支持,使女性创作环境十分优越.[1]《钢琴课》
西农剧社的话剧《雕虫沧桑》改编自周尧的同名自传,先后参加了陕西省第五届校园戏剧节和第五届中国校园戏剧节.该剧在舞美设计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表演艺术也达到较高水平.特
《摩登时代》因其极高的艺术价值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喜剧表面之外,我们也在思考人们追求幸福的权利何在.本文从电影内容入手,探析荒诞情节背后折射出的时代悲哀,并回归
摘要: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军旅舞蹈也在与时俱进的过程中融入了很多现代元素。军旅舞蹈在发展与创新中,借鉴了现代舞蹈的多样形式,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军旅舞蹈的表现力。  关键词:军旅舞蹈 表现力 创新 问题及对策  一、军旅舞蹈及其特点  军旅舞蹈通常以军旅生活、军人精神风貌与军民鱼水关系为主要表现内容,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红色经典为主旋律,具有豪迈军人风采、浓郁民族风情的特点。军旅舞蹈区别于其他类型的舞
电影《妖猫传》改编自日本奇幻文学作家梦枕貘的同名小说,电影中展现了大量精美而恢宏的盛唐景象,并借助魔幻而错综复杂的故事情节,将唐文化极好地镶嵌在了这部电影当中,展现
大众艺术崛起的今天,艺术创作应当肩负起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重任,使各类艺术作品更加符合现代审美需求.因此,歌剧作品的创新和发展正不断地贴近现代生活,为大众所喜闻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