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60年来中国公共图书馆思想研究(1949-2009)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n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共图书馆是数量最多、服务范围最广、社会关注度最高的图书馆。长期以来,我国图书馆学界比较重视其他类型图书馆如高校图书馆等的研究,而对于公共图书馆、尤其是公共图书馆思想的研究一直不够重视,既缺乏专门的研究人才,亦缺乏全面而系统的关于公共图书馆思想的研究与著述。本论文运用文献调查与分析方法、历史研究方法、访谈调查法、个案分析法、统计方法等研究方法,试图从国家政策思想、重大历史事件、重要著述与专业活动等角度研究1949年至2009年中国公共图书馆思想在当代中国社会思潮背景下的发展和变化,探讨近60年来公共图书馆思想发展的历史特点与存在问题,从而充实当前有关中国公共图书馆思想的研究。本论文认为中国公共图书馆思想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公共图书馆“新思想”形成时期(1949-1957)、公共图书馆思想异化时期(1958-1977)、公共图书馆思想复苏时期(1978-1991)、公共图书馆思想异变时期(1992-2003)和公共图书馆思想理性复归时期(2004-2009)5个历史时期。通过对这5个发展时期的系统梳理和研究表明,公共图书馆思想具有普遍价值,公益、自由和平等是公共图书馆核心思想;我国公共图书馆思想发展具有从阶级斗争的工具转向普遍服务、从有偿服务转向公益服务、从封闭服务转向开放服务、从以书为本转向以人为本等历史特点,并且在2004年前后实现了公共图书馆思想的理性复归。然而,我国公共图书馆思想及其实践仍然存在缺乏必需的法律和政策保障、缺乏足够的政府支持与经费条件、受到财政制度的严重制约、公共图书馆思想研究与推广力度不够等问题。随着《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指标》与《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的出台,《公共图书馆法》与《公共图书馆服务标准》的即将推出,公共图书馆研究院的成立与《公共图书馆年度蓝皮书(研究报告)》的启动,我国公共图书馆思想将走向更加理性的发展趋势。
其他文献
【摘要】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涉及的方面很多,字词拼音、诗歌鉴赏、阅读、古文、作文等,每个部分都是重要的,而每个部分都有不同的技巧。因此,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应重视不同部分的教学方法与策略,通过大量分析向学生渗透其相关内容,在指导过程中,让学生逐渐理解并掌握各个部分的技巧,提高分析的能力,进而提高成绩。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借助于网络快速的传播,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也受到来自多方面的威胁,因而,如何保证信息系统安全也日益被提到日程。在几十年的系统安全研究中,人们
我时常回忆起小时候同小伙伴们去逮蝈蝈儿的情景。  一个夏日的中午,大人们都休息了,连一刻也不肯安静的小狗,也趴在背阴处,伸长舌头喘息着。这时,我便从大门的一道缝中悄悄地露出小脑袋,钻了出去。不一会儿,我们的“大王”便把小伙伴都叫齐了。在村头的杨树下,我们一个个叽里呱啦乱喊乱叫,吵成了一个“蛤蟆湾”。“大王”神气十足地望着这支“鼻涕兵”,发令说:“战士们,出发!”我们立刻像一窝马蜂,“呜”地窜到了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