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研发嵌入对我国市场创新绩效的影响——基于线性与非线性回归的比较研究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资研发的嵌入及合理利用对东道国的市场创新绩效有重要影响。然而,伴随外商直接投资在华的迅速上升,学术界对外资研发嵌入的中国技术创新水平及绩效提升还存在争议。针对这一现状,结合外资研发资本散布我国各省的实情,文章基于网络嵌入等相关理论,综合考虑“关系嵌入”和“人员嵌入”,从研发人员嵌入等5个关键嵌入变量入手,构建外资研发嵌入指数的测量指标体系。同时,借鉴产业链的分析视角,将研发创新过程分为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两个阶段。利用非参数DEA-Malmquist方法,得到2005年-2013年我国工业企业的市场创新绩效。  综合现有文献,文章将政府支持等其他5个控制变量,纳入外资研发嵌入对市场创新绩效的综合面板数据模型。通过面板单位根及协整检验,检验了外资研发嵌入及其他5个控制变量与市场创新绩效间之间的协整关系;并发现,在混合最小二乘法下,外资研发嵌入指数对市场绩效有微弱的削弱作用。而进一步对模型的非线性问题检验发现,外资研发嵌入指数与市场创新绩效之间呈现“U”型关系。  为了准确度量外资研发嵌入水平对我国市场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可能存在的门槛值,文章就此构建双门限回归模型。模型验证了外资研发嵌入水平门限值的存在,并显示了外资研发嵌入水平在研发创新三阶段的双重门限效应。在总体市场创新阶段,其对市场创新绩效作用显著为负,其作用拐点分别为10.25%和30.42%;而在技术开发阶段,外资研发嵌入对市场创新绩效作用显著为正,其作用拐点为1.74%和7.56%;在成果转化阶段,外资研发嵌入对市场创新绩效作用显著为负,其作用拐点分别为12.49%,30.42%。结合门限模型估计参数,整体而言,现阶段我国外资研发嵌入最优作用区间位于[7.56%,12.49%)。  同时,对各控制变量的检验,显示了政府支持和基础设施对市场创新绩效在技术开发阶段的显著正向影响效力,而市场产权结构的负向效果显著,但我国人力资源水平现阶段的绩效促进作用较弱。最后,文章提出重视外资研发嵌入指数“晴雨表”的功能、转变政府职能以及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该论文在概括介绍金融风险的定义、种类以及金融风险管理的一般策略的基础上,阐述了邮政金融风险的特点;对邮政金融业务(主要围绕负债业务)面临的交易风险、现金风险、帐务风
小企业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一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中国,改革开放后,小企业力量也在不断增强.尤其是进入90年代后,小企业更是得到了快速发展.在沿海一些发达省份,小企
该文分四部分对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行为与激励机制的设计和运用进行阐述.第一部分,商业银行信贷行为与激励机制的相关理论分析,包括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的一般理论、商业银行信贷
经济金融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股市逐渐融入全球资本市场。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美国先后推出了四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过量的流动性被推向了全球,国际上热钱的冲击及各类金融资产价
在发达国家,管理层收购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非常迅速。从国内来看,管理层收购的发展只有短短几年的时间,仍处于初始阶段。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管理层收购在激励经营者的积极性
现代市场环境下的企业竞争已经逐步摆脱了过去单一靠扩大产出规模、抢占市场等粗放式的竞争模式,竞争方向向集约化靠拢。其中人力资本具有高增值性,在现代企业发展中越来越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