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侵权民事赔偿法律问题研究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a833122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增长,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现象日益严重,由此引起的环境民事侵权案件逐年增多,且侵权行为和方式都突破了现有法律规定范围与模式,出现许多新的类型,使得受害人的各项民事权益受到损害。实践中,由国内外的大型环境污染事故而引发的环境民事侵权问题屡见不鲜,例如美国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我国的紫金矿业发生铜酸水渗漏事故和近期的中海油蓬莱19-3油田溢油事件都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从我国2011年6月的蓬莱19-3油田溢油事件入手,提出环境侵权民事赔偿存在的法律问题和完善我国环境民事侵权法律法规和制度的建议,目的是为了探索出一种有利于保护企业和受害者双方共同利益的法律制度,并且这些法律制度与我国倡导的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相契合,救济环境侵权受害人的同时实现经济的良性发展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本文正文主要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引述了2011年在我国发生的大型环境民事侵权事件---中海油蓬莱19-3溢油事件,从该事件的产生和发展分析我国环境侵权民事责任认定和受害人救济方面出现的问题,从该事件给我们的启示中概述了完善我国环境民事侵权法律制度的必要性。第二部分阐述了我国环境侵权的概念与特点,以及介绍了实践中环境侵权民事责任认定与赔偿案件中的难点,这些难点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环境侵权法律法规和制度来解决,解决方案设置在第三章。第三部分为本文的重点,提出我国环境侵权民事赔偿在法律制度上存在的不足:一是现有法律对受害方财产损害赔偿范围适用补偿性赔偿原则,实践中对受害人的损害救济程度不够,并且无法起到法律的预防作用,二是环境侵权民事赔偿救济途径有待完善和多元化,实践中我国对环境侵权受害人的实际有效的救济途径和方法较为单一,受害人的实际损害得不到全面赔偿。三是我国环境侵权案件中的精神损害赔偿法律规定不具体,法院在实际操作中无从下手,但在实际案件中越来越多的受害人提出精神损害赔偿,而现有法律法规难以实现受害人对于精神损害赔偿的请求。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确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即完善我国环境侵权赔偿制度,采用补偿性制度与惩罚性制度相结合的方法,在对受害人救济方式上也可以灵活多样,建立社会救济途径和环境保险制度,采取各种法律制度相结合的方式来完善对受害人的救济。另外,本文对环境侵权精神损害赔偿的主体、客体和赔偿金额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我国能尽早完善和细化环境侵权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研究了纳米ZnO的光学特性,并从实验上研究了纳米量级目标涂层的光散射特性。首先介绍了纳米材料的制备,表征和纳米ZnO的基本性质,然后对其光学特性作了探讨,其中介绍了纳
提起室内空间,简单的看是一种对空间的六个面即墙面、地面、吊顶的理解,然而更高层次的描述,它不再是单纯的由面围合的实用场所,而是视觉的立体环境,是被人感知和体验的、让
在中国民航高速发展的今天,整个行业对飞行人员的各项素质也不断有了新的标准和要求。所以作为飞行教员,我们身上所肩负的责任和任务也更加艰巨。不过,只要通过科学的有针对
电子封装器件在生产的工艺过程中,往往会产生热残余应力以及焊接残余应力,残余应力的释放作用及器件在使用过程中的热变形,会降低集成电路芯片与封装体的结合强度,进而降低集成电
随着精准医疗在肿瘤临床领域中的广泛开展,人们对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和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 tumor DNA,ctDNA)的认识逐渐加深,以血液为基础的肿
为检测日本血吸虫小RNA let-7(Sja-let-7)对虫体生殖发育的影响,本研究在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BALB/c小鼠后的11 d~42 d,将Sja-let-7的同系物(Sja-let-7 mimics)注射入宿主体内
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是设计、仿真了一种低变频损耗的V波段下变频器。它采用的是一种无源四次谐波混频的方法。该混频器主要由波导一微带过渡,输入、输出滤波器以及匹配网络和
张小贵著作者结合文献与考古材料,从祆教源流、唐宋时期在华祆祠分布、祆神偶像化现象以及祆教祭祀仪式、婚俗、葬俗等几个方面探讨了来自中亚的祆教在中古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日语的语法里表示比况的助动词"~ようだ",表示比喻和推测。但日语里还有另外两个表示推测意义的助动词:样态助动词"~そうだ"和推量助动词"~らしい",两者翻译成汉语都有"好像……
近年来,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正式纳入了国家服务经济体系,我国的人力资源服务业从此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和行业的逐步繁荣,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