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直播平台顾客互动对平台声誉的影响研究 ——以淘宝直播为例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q7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互联网技术进步和消费者网购需求的变化,各大电商平台纷纷开启直播功能,凭借着互动性特征,电商直播获得了如火如荼的发展。特别是受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电商直播成为零售破局的重要途径。但直播数据造假、商品质量无法保障、平台竞争等问题依然存在,要想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顾客,增强平台的经营能力,实现平台持续发展,提高平台整体声誉才是长远之计。本文将电商直播平台及其顾客作为研究对象,结合互动理论、声誉理论等相关理论探讨了电商直播平台顾客互动对平台声誉的影响。首先,本文对电商直播、顾客互动、虚拟社区感和声誉进行了文献综述,并结合电商直播平台顾客互动的特征将其划分为产品互动、人际互动和人机互动三个维度,将虚拟社区感划分为成员感、影响力和沉浸感三个维度,并将平台声誉划分为情感声誉和认知声誉两个维度,从而构建了顾客互动三维度通过影响虚拟社区感,进而影响平台声誉的理论模型;其次,参照国内外成熟的量表,确定各研究变量的测量题项,并通过预调研对问卷进行反复修改和完善,形成正式调查问卷;再次,通过问卷星收集到354份有效问卷后,利用SPSS和Smart PLS统计软件进行实证分析以验证研究假设。最后,对实证结果进行分析讨论。本文通过对电商直播平台顾客互动进行实证研究,丰富了当前关于电商直播领域和平台声誉相关的学术研究。研究结果显示:(1)电商直播平台顾客互动对虚拟社区感有显著正向影响,但产品互动对成员感的影响和产品互动对沉浸感的影响不显著;(2)虚拟社区感对平台声誉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影响力对平台认知声誉影响不显著;(3)同时虚拟社区感的三个维度成员感、影响力和沉浸感在顾客互动对平台声誉的影响路径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根据本文的实证结果,本研究为电商直播平台提供了三点管理启示:第一、关注顾客三种互动,提升顾客互动质量。通过产品互动,实时解决顾客在商品方面的疑问。同时在直播选品上可以打破直播产品在品类、产地上的限制,为顾客带来更多的商品选择。还应重点关注顾客的人际互动,通过高质量的人际互动和趣味性的沟通交流提高顾客对平台的喜爱。在人机互动方面应探索更新奇的直播玩法,利用VR、AR等手段提供更优质的直播观看体验;第二、电商直播平台应从顾客的成员感、顾客在平台的影响力和对顾客对平台的沉浸感多层次培养顾客对平台的虚拟社区感,增强顾客对平台的喜爱和认同;第三、电商直播平台要提高自身声誉,应以顾客互动为抓手,提高直播平台顾客的虚拟社区感。直播不应该只对所售商品做简单的介绍,而更应该强化人与人社交沟通,并辅以高质量的技术中介,为顾客带来全方位的直播观看体验和购物体验。
其他文献
学位
社交媒体已成为全球营销传播的重要渠道,并占据了较大比例的广告预算。因此,在组织、管理者和学者中,在社交媒体上投放广告的价值备受关注。在社交媒体广告的研究中,许多学术研究已经证实,传统名人代言可以显著提高广告效果。但是,除了使用演员,超模和运动员等传统名人为品牌增加价值外,企业越来越多地转向社交媒体中有影响力的人,例如视频博主和网红名人。本研究基于社会影响理论,探索了名人与网红代言对购买意愿的影响机
学位
学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生活健康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对检验检测服务的需求也不断增多,单一国有法定计量检测机构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在国家开放计量行业市场化后,一大批中小计量企业进入市场。行业放开市场化时间短,众多新成立的计量公司普遍存在着人力资源规划方面的问题。本文选择的研究对象为C计量公司,是16年成立的一家中小型计量检测企业。本文作者通过研读人力资源规划相关理论,运用问卷调查
本文以晚清徽商后裔黄崇惺及其著作《草心楼读画集》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徽商发展、江南地区艺术生态,及明末至清末整个历史趋势等多个角度来对徽人艺术鉴藏活动的发展脉络进行讨论与研究,在晚清时期以黄崇惺为代表的徽人氏族的艺术传承问题。主要集中讨论《草心楼读画集》中所载的黄崇惺所见闻书画藏品、黄崇惺家族与交往关系、太平天国运动对徽地收藏生态的影响,及以其族后辈黄宾虹对家学和收藏的艺术传承等这些问题。通过对《草
学位
学位
随着房地产行业和房产经纪业监管政策的不断完善,房产经纪业收入增速放缓,经纪公司为抢占更多市场份额,需要更多的人员力量提供支撑,相应的成本大幅度增加,利润空间逐渐下降。在竞争形势日益严峻的大背景下,人力资源才是企业取得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所在,尤其是房产经纪业这类劳动密集型服务业,要想在服务标准化、价格稳定化的市场中形成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对人力资源成本进行科学化管理。人力资源成本科学化管理可通过“算得清
新时代新形势,中国积极推进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建设,提高企业创新水平是加快建设进程的必然要求。为此,中国企业在广泛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同时,也重视构筑本地产业集群。随着我国产业集聚程度的加深,城市内企业与地方集聚环境的关系也可能产生变化,那企业将如何受产业集聚的影响?不同特征的集聚会如何影响企业的创新选择和创新强度?为了明确这一系列问题,本文在对不同的集聚类型与企业创新关系的理论机制梳理的基础上,提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