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并(a)芘和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联合暴露对海水青鳉(Oryzias melastigma)胚胎氧化胁迫及内分泌干扰作用的初步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_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联合毒性效应研究一直是生态毒理学探讨的重点和难点。本研究以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Peifluorooctane Sulfonate,PFOS)作为类雌激素代表、苯并(a)芘(Benzo(a)Pyrene,B(a)P)作为抗雌激素代表的POPs对模式鱼类海水青鳝(Oryzias melastigma)胚胎进行单独和联合暴露,采用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技术相结合的方法,从生理机能(心搏率、孵化率和孵化时间)、生化指标(SOD和CAT活力)和基因表达(ERα、Vtgl、Chg L和Chg H)三个层面研究POPs对海洋模式鱼类的致毒机制,探讨POPs联合作用对胚胎毒性的时间-剂量-效应关系、氧化胁迫程度和内分泌干扰等的影响。初步阐述PFOS和B(a)P对海水青鳉(Oryzias melastigma)胚胎的联合致毒效应;研究结果可为筛选用于检测水体中内分泌干扰物的简易实用的生物标志物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取得如下结果:   ⑴生理机能观察结果表明海水青鳉胚胎对这两种POPs暴露十分敏感,包括心跳紊乱、孵化率下降和孵化时间缩短等。B(a)P(2、10、50μg/L)和PFOS(4、16 mg/L)均能明显降低海水青鳉胚胎孵化率;在孵化时间上,胚胎在1 mg/L和4mg/L PFOS出现刺激加快孵化的作用,而B(a)P作用不明显;在心脏功能上,不同发育期(4、8、12 dpf)的胚胎心搏均有受B(a)P影响,而PFOS影响不明显;联合作用中,B(a)P和PFOS混合物进一步抑制孵化率、缩短孵化时间,联合作用方式为协同作用。但是,在心脏功能观察上发现PFOS能抑制B(a)P对胚胎心搏的影响,呈现拮抗作用。   ⑵抗氧化酶活性测定发现B(a)P(2、10μg/L)和PFOS(1、4 mg/L)均能明显影响海水青鳉胚胎SOD和CAT活性,能造成不同发育期(4、8、12 dpf)胚胎氧化胁迫,高浓度组50μg/L B(a)P和16 mg/L PFOS中未发现对胚胎抗氧化酶活性的显著影响;结果也验证了SOD和CAT活性变化存在不同步性;联合作用中B(a)P和PFOS混合物对SOD和CAT活性联合作用方式受剂量、暴露时间等因素影响而存在差异,既有加强又有拮抗,但以加强对海水青鳉胚胎的氧化胁迫作用为主。   ⑶Real-time PCR测定基因表达发现B(a)P(2、10和50μg/L)和PFOS(1、4和16 mg/L)均能抑制各雌激素效应相关基因表达,在本研究剂量范围内PFOS抑制强度明显高于B(a)P,同时结果表明Vtgl、Chg L和Chg H基因对污染物暴露响应比ERα基因更为敏感。研究结果进一步验证B(a)P的抗雌激素效应,同时发现PFOS(1、4和16 mg/L)由于剂量过高已对海水青鳉胚胎造成细胞毒性,其雌激素效应被掩盖;联合作用中B(a)P和PFOS有明显的交互作用,表现为PFOS增强B(a)P的抗雌激素效应,B(a)P减弱PFOS对海水青鲻造成的细胞毒性,且均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   ⑷PFOS和B(a)P对海水青鳉胚胎造成包括发育毒性、氧化胁迫和内分泌干扰的毒性作用。但是值得指出的是,在联合暴露中各生物标志物指示的联合作用模式并不完全一致,表明在评价野外环境PFOS和B(a)P的生态毒理学效应时应结合多个指标综合评价,才能更为全面、准确地了解水质污染情况。
其他文献
石墨烯是由sp~2杂化碳原子组成的二维片层纳米材料,其具有优异的光电和吸附性能,在电子器件、能源和环境污染控制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将石墨烯与金属/金属氧化物复合构筑光催化材料,可以加快光催化剂光生载流子的分离,有效抑制载流子的复合,从而提高光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此外,石墨烯片层结构具有大比表面积,有利于对污染物的吸附,因此,构筑高活性的石墨烯基光催化材料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本论文介绍了石
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铜改性纳米TiO2粉体光催化剂,通过XRD、TEM、XPS等手段对不同铜添加量Cu/TiO2催化剂进行表征,分析其晶相结构、形貌组成以及组分价态,表征结果显示:Cu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