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来源 :西安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xg10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社会,随着计算机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领域的安全愈加受到大家的重视,而传统身份识别方式的不准确性、可替代性,明显已经大大不能满足当代社会的需求,因此依据生物自身特征来识别身份的各项技术不断涌现。如手掌指纹、人眼的视网膜和虹膜以及行为习惯(笔迹、形态)等,其中人脸识别技术不同于其他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具有识别简单方便、特征确定唯一的特点,可以分别从主动和被动两种方式完成识别工作,从而得到了学者们深入的研究以及市场的广泛应用,不言而喻已经成为信息领域颇受关注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
  本文通过对现有人脸识别技术的研究与分析对比,结合各自的优缺点,确定了使用二维主成分分析(2DPCA)和Gabor小波变换这两种算法,对其特征提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对这两种算法的主要研究思想、各自的特点以及特征提取的流程、实现情况作了详细的阐述。然后本文对人脸检测算法中的Adaboost算法进行了简单改进,提高了检测的精确度和准确率,并且在特征提取和分类器设计上做了改进,先通过2DPCA提取全局特征来构建一个全局分类器,然后用二维Gabor小波变换提取局部特征,根据空间位置构建多个局部分类器,最后以加权求和的方式进行并行集成,构成最终的整体分类器。最后将该算法在国际通用 ORL人脸库和自建的人脸库中进行了实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两种算法相结合的人脸识别算法,在不影响人脸识别速度的前提上,其识别率可以达到97%左右,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其他文献
学位
期刊
期刊
无线传感器网络由部署在特定监控区域的大量传感器节点构成,网络应用的实现依赖于节点间一致同步的时间,因此时间同步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重要技术之一。通过对时间同步技术的研究,可将同步技术分为分组消息同步和脉冲耦合同步两类,脉冲耦合同步相对于分组同步而言,同步机制简单,可扩展性和同步开销方面更有优势。文中就脉冲耦合同步中的萤火虫同步算法展开了深入研究。  本文通过对无线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技术的同步原理和同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