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他观念是个体根据客观环境以及受助者的需要,能自主自愿的选择帮助他人的一种认知判断,包含对利他内容的理解、利他价值、利他意愿、利他动机四方面。本文着重调查初中生利他观念的现状,分析其利他观念的特征,探寻阻碍其利他观念发展的困境及原因,以便有针对性的提出培养初中生利他观念发展的对策。本研究随机选取大连市两所初中的初一至初三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发放自编“初中生利他观念现状的调查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63份。通过问卷了解初中生在利他内容的理解、利他价值、利他意愿及利他动机这四方面的具体现状,并详细分析年级、性别、是否班干部、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共青团员、学业水平、家庭所在地、是否经常得到周围人的帮助、每月可支配的零花钱以及父亲学历和母亲学历等因素对初中生利他价值判断及利他意愿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初中生利他观念的现状及各影响因素的整合分析,并结合关于初中生利他观念的访谈内容,总结了七条初中生利他观念的发展特点及其突显的问题:其一,初中生看重利他行为对团体发展的价值;其二,初中生将回报性的互惠作为主要的利他动机;其三,家庭结构和家庭教育深刻影响初中生的利他观念;其四,政治面貌和学习成绩显著影响初中生的利他观念;其五,部分初中生为维持友谊会倾向于答应朋友的不正当请求;其六,亲疏关系与个人喜好成为初中生选择利他对象的标准;其七,初中生的利他观念中带有明显的功利目的。此外,本研究在社会背景下探寻到五重导致初中生利他观念淡薄的原因:原因一为利他教育被不断加剧的社会竞争异化、消解;原因二为钝化的家庭教育与简化的家庭结构弱化了初中生的利他意愿;原因三为电子媒介过度消费苦难,弱化了初中生的同情心和利他意愿;原因四为利他榜样的示范与激励作用在质疑和苛求中日渐式微;原因五为都市冷漠的生活体验稀释了初中生对陌生人的利他意愿。据此原因并结合初中生利他观念的发展特征,针对学校教育提出九条相应的利他观念培养对策:第一,为初中生营造安全、愉悦的利他教育气氛;第二,在校内外活动中培养初中生的利他观念;第三,加强立德树人教育,引导初中生在遵纪守法的前提下帮助他人;第四,在师生间建立“利他学习共同体”以培育初中生的利他品格;第五,学校需联合家庭力量共同培养初中生的利他观念;第六,纠正电子媒介对初中生利他观念的不良影响;第七,为初中生选树典型而真实的同伴利他榜样;第八,注重培养初中生对陌生人的利他意愿;第九,加强初中生纯粹利他观念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