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体育组织的互动与认同

来源 :北京体育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unping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体育组织是基于人们共同的体育兴趣爱好,依托于互联网形成的,具有不同的规模、类型和组织结构的体育组织形式,其作为一种新兴的群众体育组织形式,出现时间较晚,但发展迅速、数量惊人,人们越来越热衷于通过网络体育组织进行体育活动。本文以笔者所在的北京“京外联”足球队为研究对象,运用参与式观察与深度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互动与认同的微观视角切入,对网络体育组织进行深度剖析,研究组织内外部互动、组织成员的组织认同情况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探索人们热衷于网络体育组织的深层组织原因。通过研究,笔者认为人们热衷于网络体育组织的内部组织原因在于网络体育组织能给人带来一定的组织认同感,成员组织认同感的形成主要受到网络体育组织以下几种因素影响:第一,网络体育组织多样的互动形式和互动发展过程。网络体育组织的“线上”互动和“线下”互动相结合的互动形式,由分散型互动到子群型互动再到开放型互动的互动发展过程,使成员对组织的认同感在互动中逐渐形成。第二,网络体育组织特殊的组织结构特征。网络体育组织的扁平化组织结构和中心化模糊的组织结构特点,使得每个成员都可能在一定时间和一定话题内,成为组织的中心人物第三,网络体育组织具有的创造性。网络体育组织打破了体育活动组织的空间限制,虽然地域有别,但个体可以通过网络参与组织的讨论,仍是组织的一员;网络的开放性,为成员的社会资源整合提供了创造性空间,来自不同职业、地位、社会背景的人们一起在组织中活动,让资源整合更为容易。第四,网络体育组织轻松和谐的人际互动和话语空间。网络体育组织中的人际互动和话语空间,让组织氛围变得亲密、和谐,给人以温暖,成员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彼此鼓励、肯定,通过球队参与,在活动时获得其他人的“赞赏”,使成员获得日常生活中的良好体验,强化了成员的组织认同。
其他文献
本文致力于Ziegler-Natta催化剂微观机理的研究和新型聚烯烃催化剂的设计。首先,陈述了Ziegler-Natta催化剂的发展历程、聚合机理、聚合动力和各组分之间关系等方面的研究概
本研究表明,参试花生各性状存在着较明显的杂种优势,其中有4个性状的杂种优势强度与单株果重杂种优势强度呈显著相关。配合力分析结果,10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与特殊配合力均达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报纸
生物活性表面就是在材料表面固定特异的生物活性分子,包括多肽,糖类,核酸,抗体,酶等来实现或者促进特殊生物功能的材料表面。这种表面在各种生物医学设备和生物材料领域有着
步入21世纪后,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例如雾霾,严重影响了国家经济发展和人们的正常生活。清洁能源如风能、太阳能、二次电池等便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中,锂离子电池作
目的:探讨联合使用胺碘酮和硫酸镁治疗顽固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顽固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90
针对传统语义web服务组合方法中仅考虑I/O接口间匹配,从而导致服务间功能匹配度不高的情况,提出一个新的语义web服务组合框架.该框架改进传统规划图以便体现服务的IOPE特性,
目的观察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严重脓毒血症的疗效。方法选择严重脓毒血症患者22例,以行CRRT的患者作为治疗组(n=11),同期未行CRRT而行常规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n=11)。
<正> 一、我国体育类博物馆的发展及其现状1940年10月10日,国民党政府教育部在重庆举行的全国国民体育会议上,由潘公展、章辑五、袁宗泽、张之江、马约翰、董守义、蒋湘青等
会议
目的:探讨用生化汤治疗产后恶露不绝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4年5月收治的1例产后恶露不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该患者使用生化汤进行了治疗。结果 :该患者在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