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泰语中有丰富的汉语借词,利用“历史层次分析法”和“语言比较法”可以将泰语中的汉语借词分为古汉语借词、近代汉语借词和现代汉语借词三个层次。可以把古汉语借词统称为“老借词”,近现代汉语借词统称为“新借词”。古汉语借词来源于上古汉语或中古汉语;近代汉语借词来源于我国沿海地区的潮汕话;现代汉语借词来源于现代汉语普通话。除了古汉语借词外,其他层次的汉语借词都有系统的声母、韵母和声调对应形式。对应规律的主要特点为:相同或相似的语音形式一般符合“一对一”的规则对应规律;不同的语音形式,采用相近的音系构成对应关系,一般符合“一对多”的不规则对应规律。通过比较分析可以梳理汉语借词在泰语中的语音对应特点,揭示泰语对外来词的改造能力。并能为汉语、泰语以及壮侗语在语言接触、语言演化等一般语言理论提供材料。全文的框架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对泰汉民族之间的历史文化背景进行阐述,并梳理前人对泰语和汉语之间的关系以及语言接触的相关研究成果。第二章,对泰语中汉语借词的来源进行总结。第三章,对泰语中的古汉语借词的相关音系和语音对应规律的归纳。第四章,对泰语中的近现代汉语借词在借词来源、语音对应规律的归纳。第五章,全文结语。对本文的分析结果做出总结,并指出研究的不足之处和有待改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