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准确的根管工作长度是完善根管治疗的核心环节,贯穿于根管治疗的每个步骤。根尖片可以显示牙齿全貌以及根管、根尖周围组织的硬组织情况,作为一种测量根管工作长度的方法广泛应用。为此,对比分析了平行投照和分角投照两种根尖片在测量根管工作长度方面的准确性和优缺点,便于为临床灵活选择何种根尖片提供依据。方法自2014年10月至2015年8月到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科门诊就诊的需要进行根管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取55例患牙,男性23例,女性32例,年龄22岁到84岁。按牙位分为前牙组(18例)、前磨牙组(19例)、上颌磨牙组(10例)、下颌磨牙组(9例)。所有患牙都是首次进行根管治疗,且根尖孔全都发育完成未曾有吸收破坏,术前由一位经验丰富的放射医师同期拍摄平行投照和分角投照两张根尖片,由两名医生通过圆规和游标卡尺测量根尖片上牙冠参照点到根尖的距离,测量两次均值减去1mm后获得两个EWL(estimated working length,估计根管工作长度)记为EWL1和EWL2。患牙经过开髓、拔髓、疏通根管后通过根尖定位仪和诊断丝拍片法得到目标牙的AWL(actual working length,实际根管工作长度)。利用统计学方法分别计算两种投照方式根尖片估计根管工作长度的准确率,并将平行投照和分角投照的统计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的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结果在准确率方面,前牙组和上颌磨牙组平行投照的准确率为88.69%和88.67%,两组分角投照的准确率均为66.67%,平行投照的准确率明显高于分角投照;而前磨牙组和下颌磨牙组,平行投照的准确率分别为88.89%和100%仅略高于分角投照的准确率88.83%和88.89%。配对t检验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在前牙组和上颌磨牙组,p值为0.034和0.020,均小于0.05,认为平行与分角投照根尖片在前牙组和上颌磨牙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前磨牙组和下颌磨牙组,p值分别为0.104和0.503,均大于0.05,认为在前磨牙组和下颌磨牙组平行与分角投照根尖片测量根管工作长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一般而言,在前牙区和上颌磨牙区,平行投照根尖片比分角投照根尖片更准确,建议采用平行投照拍摄根尖片协助判断根管工作长度;而在前磨牙区和下颌磨牙区,平行投照与分角投照估计根管工作长度的能力相当,可以选择方便易操作的分角投照根尖片即可满足临床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