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叶乌桕的种质资源的评价、繁殖技术的建立及红色叶形成的调控因子挖掘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乌桕(Triadica sebifera)是一种大戟科乌桕属落叶乔木,其分布广,适应性强,生长快,籽实含油率高,具有经济、药用、园林等价值。乌桕的树型优美,秋叶呈亮红色、紫红色或橙黄色,鲜亮夺目,白色种子在冬季挂满枝头,季相变化明显,具有良好的园林应用前景。本研究以调查收集乌桕的红叶种质资源为起点,建立乌桕无性繁殖体系和发根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体系,并且挖掘乌桕红色叶形成的调控因子,取得了以下结果:(1)通过3年的物候观测,总结了在武汉地区生长的乌桕物候期:3月中旬开始发芽,叶芽期7 d,展叶期25-30 d;5月中下旬开花,花期25-30 d;10月初叶片开始变色,观赏期12-25 d;11月中旬开始落叶,落叶期6-15 d,11月中下旬完全落叶。(2)通过调查大别山区罗田县和武汉市等地,收集到106个红叶乌桕株系,对比其物候期、叶色、叶片变色率以及健康级别等指标,选出2个优株:X3和X8。X3优株的特点为:秋叶呈大红色,叶型宽大,叶片变色率达95%,叶色稳定,观赏期为20 d;X8优株的特点为:秋叶呈深红色,叶型细小且平展,叶片变色率达95%,叶色稳定,观赏期为22 d。(3)建立乌桕的组织培养体系:(1)外植体消毒方法:室内嫩茎段做外植体时,用0.2%Na Cl O 5 min+0.1%Hg Cl28 min消毒的成活率达81.25±1.33%;种胚做外植体时,用0.1%Hg Cl210 min消毒的成活率达77.78±2.78%。(2)叶片愈伤诱导培养:WPM+1.0 mg/L 6-BA+0.4 mg/L NAA,平均愈伤诱导率达82.22±2.00%。(3)不定芽诱导培养:WPM+1.0mg/L 6-BA+0.2 mg/L IBA+0.1 mg/L NAA,平均愈伤分化率为93.75±7.98%,平均分化芽数为3.38±0.45个。(4)不定根诱导培养:1/2MS+0.5 mg/L IBA培养基,生根率为90.59±0.15%,平均根数为6.12±0.58条,平均最长根为4.13±0.25 cm。(4)建立乌桕的嫩枝扦插繁殖体系:不同IBA处理时间对乌桕扦插的影响结果表明,IBA处理时间对乌桕扦插无显著性影响,但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不同木质化程度的插穗对乌桕扦插的影响结果表明,插穗的木质化程度越低,乌桕扦插生根率越高,生根时间越短。采用含有0.5 mg/L IBA的河沙做基质,将1-5个月的乌桕嫩枝基部放在0.5 mg/m L IBA中处理5 min,后期每天喷施0.5 mg/L IBA溶液,是一种可行的乌桕嫩枝扦插方法,平均生根率可达50%-70%。(5)建立发根农杆菌介导的乌桕遗传转化体系:(1)Kan筛选浓度选择为75 mg/L;(2)农杆菌菌液OD600值达0.8-1.2;(3)农杆菌在含100μM AS的WPM液体培养基中活化1-2 h;(4)侵染处理方法为将叶片放在菌液里抽真空15 min,再手摇15 min;(5)外植体在WPM+100μM AS共培养基上暗培养3 d;(6)外植体在WPM+0.1 mg/L6-BA+0.2 mg/L NAA+75.0 mg/L Kan培养基上进行筛选培养毛状根;(7)20 d叶片和叶柄适合做乌桕遗传转化外植体,毛状根阳性率均可达20%左右。(6)乌桕红色叶形成的调控因子挖掘:通过UHPLC-MS和HPLC分析出乌桕叶片中的花青素种类为矢车菊素3-O-β-葡萄糖苷(Cy3G),且在乌桕红叶中Cy3G的含量为139.26±1.35 ng/mg,高出绿叶1160倍,因此表明Cy3G与乌桕红叶形成密切相关。进一步利用乌桕红叶和绿叶的RNA-Seq测序筛选出7个调控基因,6个MYB家族基因和1个b HLH家族基因,分别命名为RW1-RW7。经q RT-PCR验证,这7个基因在红叶中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绿叶,因此推测这7个基因参与调控乌桕红叶的形成。为了解析这7个调控因子,本研究成功克隆出RW1、RW3、RW5基因的全长序列,构建了其超表达载体,并利用发根农杆菌介导的乌桕遗传转化体系,获得了RW5的阳性转基因毛状根。但是阳性毛状根并未表现出红色,推测该基因不是乌桕红色叶形成的调控因子。综上,本研究通过调查收集红叶乌桕种质资源和物候观测,选出了性状稳定、观赏价值高的2个红叶乌桕优株,建立了乌桕的组织培养体系、嫩枝扦插繁殖体系和发根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体系,同时分析出乌桕叶片中的主要花青素种类为Cy3G,筛选出7个与乌桕红色叶形成相关的调控因子,并得到阳性转基因毛状根,以期为红叶乌桕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紫薇属植物是我国原生植物,在我国已有1500多年的栽培历史。它是优良的夏花木本植物,因其花色艳丽,花期长,具有净化空气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园林绿化中。紫薇种质资源极为丰富,全球紫薇属植物约有60种,我国占比达40%。全国及区域性种质调查成果为紫薇的研究打下了良好基础。近年来,各地加大了紫薇新品种培育和引种应用,育种方式以传统育种为主,培育出较多性状优良且市场价值高的新品种。随着育种技术及分子生
期刊
轨道交通的布局与人口和就业岗位的耦合将有利于城市空间结构与社会经济活动相互适应的调整。以上海为案例,通过手机信令数据比较人口与就业在轨道交通周边以及市域分布的特征。研究表明轨道交通的建设有利于紧凑型、集约式发展,在轨道交通网络覆盖的地区,人口与就业岗位的聚集度高,呈现出隆脊的特征;其次,从全局上看轨道交通有利于城市的疏解,可以使人口与就业岗位克服空间阻抗分布更远处,同时也使得城市中心区以第三产业为
期刊
目的建立复方五藤散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复方中大血藤、鸡血藤、首乌藤进行定性鉴别。HPLC同时测定制剂中雷公藤甲素和杠柳毒苷含量,色谱柱:Welch Ultimate X8-C18(250 mm×4.6 mm, 5μm);流动相:乙腈-0.05%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10 nm;流速:0.8 mL/min;进样量:10μL。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且阴性样品无干扰。雷公藤甲素和杠柳毒
期刊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如何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成为一线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热点。基于此,文章结合具体案例,从导入阶段、探究阶段、实践阶段,探讨了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期刊
国情教育是加强学生国家认同、爱国爱党、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的重要途经。同时,面向港澳台学生,国情类课程还承担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当前高校面向港澳台学生开展国情教育还存在系统设计不足、教学方法有限、教学效果评价缺失等问题。课程思政的提出为国情教育提供了新视角,本研究以华东师范大学为例,对基于港澳台学生需求的国情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路径、建设成效以及改进方向进行研究,对全国其他高校港澳台学生国情教育课程建设有
期刊
<正>圆柱和圆锥形状的实物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对于圆柱,学生在低年级就已经初步认识了。到了小学高年级,学生对圆柱、圆锥的认识一般仍停留于感知阶段,对于圆柱、圆锥的特征,大多还没有达到根据立体图形想象出所描述实物的程度,也没有达到对立体图形进行分析应用的水平。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多是借助实物和图形,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来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但是对于“圆柱为什么两个底面会完全相同?
期刊
<正>经蝶窦入路手术方式出现至今已经超过100年,起初该术式以其创伤小、暴露直接、脑组织侵扰少等优点引起不少神经外科医师的关注。以后伴随着常规经蝶窦显微手术经验的积累、颅底中线区解剖结构研究的深入和手术器械、神经导航、术中MRI、术中超声、内镜等医疗设备的不断革新发展,该术式不但成为垂体腺瘤外科治疗的主要手术方式,而且不断拓展和升华。经蝶入路显微手术已经成为超过90%的垂体腺
期刊
分别对江西省建筑陶瓷产业基地采用集中供气和自制煤气进行生产的窑炉进行热平衡测算,在热平衡计算所得数据的基础上,结合燃气成分的改变,对窑炉燃气置换进行技术分析,详细掌握窑炉的耗能状况之后,采取对应的措施改善窑炉生产状况,以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并对集中供应清洁燃气的优势进行分析。
期刊
报纸
建筑陶瓷行业有句俗语:“生在原料,死在烧成”。窑炉烧成工序在建筑陶瓷生产过程中占主导地位,控制好窑炉的烧成制度,将直接决定着瓷砖产品的品质和产质量,决定着陶瓷企业的经济效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