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运用表型性状测定、16S rDNA PCR-RFLP分析、全细胞蛋白SDS-PAGE分析、BOX-PCR指纹图谱分析、16S rDNA全序列分析方法研究采自内蒙和山西两地的柠条锦鸡儿根瘤菌,以揭示这些根瘤菌的生物多样性,确定其系统发育学地位。1.生理生化等表型特征分析表明, 88.5%的菌株能不利用动物蛋白,在肉汤蛋白胨培养基中不能正常生长;69%的菌株在含BTB的YMA培养基上产酸使培养基变黄,18.4%产碱使培养基变蓝,12.6%既不产酸也不产碱;66.7%的菌株能够在含5.0%NaCl的YMA培养基上生长。这些具有抗逆性的菌株是可供开发利用的宝贵资源。2. 16S rDNA PCR-RFLP遗传图谱类型共57种,柠条锦鸡儿根瘤菌构成39种,参比菌株构成18种16S rDNA遗传图谱类型,所有菌株在78%的水平上聚为6群。全细胞蛋白电泳聚类分析共有图谱类型68种,参比菌株各为一种图谱,在80%的水平上聚为5群。BOX-PCR遗传指纹图谱聚类分析,除了一些高度相似的菌株之间的BOX-PCR指纹图谱完全一样,聚类时聚在一起外,其他菌株聚类都比较分散。来自同一个种的根瘤菌也大部分没有聚群。3. 16S rDNA PCR-RFLP研究表明在所有供试菌株中,17株供试菌在87%的相似性水平上与Bradyrhizobium聚群,58%左右的供试菌株与Sinorhizobium属模式菌亲缘关系很近,约14.3%株菌可能属于Mesorhizobium属。表型分析的结果与全细胞蛋白电泳聚类结果在85%以上是相同,与16S rDNA PCR-RFLP聚类结果只有70%相同,与BOX-PCR指纹图谱聚类分析结果相似性更低。同一地理来源的菌株有的迅速聚群,有的亲缘关系较远;同样地,一些来源于同一宿主的菌株,有的迅速聚群,有的却亲缘关系较远。说明,所选的这些来源于不同生境的根瘤菌在聚群时与宿主或地理来源的相关性不大。4. 16S rDNA全序列分析可以大致确定供试菌株的系统发育学地位。结果表明:H13处于Sinorhizobium系统发育分支中,D5处于Phyllobacterium系统发育分支中,F4处于Bradyrhizobium系统发育分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