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速非均匀流模拟方法研究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nian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超声速飞行器和推进系统之间需要进行一体化设计。一体化设计导致飞行器前体附面层低能气流进入进气道,同时由于进气道出口流动的非均匀性和推进系统通道内内流流动的特点,使得推进系统各部件来流呈现严重的非均匀流动特性。为了在自由射流和直连试验中研究推进系统各部件性能,迫切需要在短距离内实现指定形状分布的超声速非均匀流场,为推进系统各部件试验提供可供参考的入口流场。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利用超声速以及高超声速流动的基本属性,通过流体粘性摩擦、弯曲激波、斜激波、膨胀波实现不同形状分布的超声速非均匀流动。首先,分别对二维平板阵列组成的摩擦通道、三维正四边形和正六边形蜂窝格栅阵列组成的摩擦通道出口流场不同发展段处马赫数、静压、流动方向角的研究表明,流动参数局部呈现锯齿状分布,而总体上存在空间梯度。随着发展段长度增加,掺混加强,局部锯齿状程度降低,总体上空间梯度也有所降低。但不失为一种简单可行的超声速非均匀流模拟方法。其次,利用有旋流特征线法,在已知弯曲激波波后参数的前提下,得出弯曲激波形状,反设计出壁面,得到预期的非均匀马赫数分布特征。同时获知很短的壁面控制了弯曲激波形状。以此设计了二维钝头体,通过弯曲激波产生马赫数呈幂指数分布的非均匀超声速流动。风洞试验结果表明,钝头体形成的弯曲激波产生非均匀流是一种原理上可行的方法。文章还研究了一种产生变马赫数超声速气流的方法。利用消波反射波系的基本原理,设计了一种只需要调节楔板角度就可以实现马赫数连续变化。文章以马赫3.85的来流为例,从原理上证明实现马赫数随时间连续变化是可能的。最后,利用有旋流特征线法,参考风洞喷管设计方法,设计了喷管核心区曲线、转折区膨胀曲线。用均匀来流和线性分布的非均匀来流验证了该有旋流特征线法精度,得出特征线法相对误差随初始区点数增加下降的结论。以平板发展的超声速附面层为来流条件,通过设计等熵膨胀面,实现了低马赫超声速非均匀流等熵膨胀到高马赫超声速非均匀流,同时在空间上将非均匀流放大。在短距离内获得大范围的非均匀超声速流。
其他文献
在轨运行的航天飞行器和国际空间站为空间微重力科学实验提供了低重力加速度的环境。然而,航天飞行器和国际空间站受到的各类空间扰动严重影响了空间科学实验的结果。高微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质量及要求的日益变化,电力资源已经全面占据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等等,为了能够让电力系统高效、高能,健康稳定的运行,配电线路的设计、
随着飞机结构技术的发展,复合材料由于其在减重方面的巨大优势,已经逐渐地替代金属,应用于飞机的主承力构件。适用于主承力构件的复合材料厚板连接主要采用机械连接方式,由于
随着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和微纳米加工技术的进步,电子器件的体积和功耗在不断降低,无线传感网络、嵌入式系统等领域加速向智能化和微型化方向发展,而其中涉及的微器件和微系统在进
学位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在航空、船舶、汽车以及民用工业中被广泛使用,随着结构要求以及设计技术的提高,复合材料疲劳问题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直接预测层合板以及复杂复合材料结
本论文以我国航天领域某863重大课题为背景.该课题将演示验证多项国际领先的航天技术,其中之一即是验证目前国际航天领域极其关注的编队飞行技术.通过追踪飞行器对目标飞行器
翼型作为常用飞行器的升力装置对飞行器的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传统的翼型优化大多以升阻比等气动性能为优化目标,往往导致优化出的翼型满足升阻比要求却存在较大能量损
旋转导弹是一类系统相对简单、成本较低、可靠性较高的小型导弹,发展前景广阔。尤其是随着战术导弹向小型化、自动化、自主化的方向发展,旋转导弹已超越了传统的反坦克导弹领域
由于复合制导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动能拦截技术的出现,中末制导交班逐渐成为一项关键技术。中末制导交班时导引头开机就能捕获目标,要求导弹的姿态误差、位置误差以及雷达测量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