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腺病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及意义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bu365H3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检测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组织中EGFR的表达,探讨EGFR在子宫腺肌病的发生中所起的作用,分析其表达在月经增殖期和分泌期的变化,与子宫体积的关系,以及米非司酮对其表达的影响。   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8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其中68例术前未服用米非司酮,10例术前服用米非司酮)的在位、异位子宫内膜组织,及26例CINⅢ患者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EGFR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在月经增殖期与分泌期的变化,与子宫体积之间的关系,及米非司酮对其的影响。运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   1.正常、异位、在位子宫内膜中EGFR阳性表达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1中异位子宫内膜组EGFR阳性表达率比对照组正常子宫内膜组明显增高(P<0.017);比研究组1在位子宫内膜组亦增高(P<0.017)。而在位子宫内膜组EGFR阳性表达率较正常子宫内膜组增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17)。   2.对照组正常子宫内膜组中增殖期EGFR阳性表达率与分泌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1中异位及在位子宫内膜组增殖期EGFR表达与分泌期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3.研究组1中子宫体积>妊8周组异位子宫内膜中EGFR阳性表达率较≤妊8周组增高(P<0.05);两组间在位子宫内膜中EGFR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妊8周组中异位子宫内膜中EGFR阳性表达率较在位子宫内膜组增高明显(P<0.05);而≤妊8周组中异位子宫内膜较在位子宫内膜亦增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   4.研究组2异位子宫内膜中EGFR的表达较研究组1异位子宫内膜中降低(P<0.05)。   结论:   1.EGFR在子宫腺肌病异位子宫内膜中高表达。   2.EGFR的表达不随月经增殖期与分泌期的变化而改变。   3.米非司酮可能对EGFR在子宫腺肌病异位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有抑制作用。
其他文献
当今教育已进入信息时代,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型人才显得尤为重要.承担这一重要任务,实现这一目标,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倡导教师要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如:着重加强学生运用英语进行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有效使用口语和书面语表达的水平;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
网络已经深入到我们的生活中,网络数字技术也已成为未来发展的核心,它正改变着我们的认知,再造着我们对时间和空间的认知.人类从此进入一个复杂的多维体系,在这个复杂的体系
第一部分三种M受体阻滞剂对成年近视患者调节的影响目的探讨三种M受体阻滞剂对成年近视患者调节的影响。方法自身对照研究。选取19名成年近视患者作为受试者,每位受试者分次
语文学科不仅是人的交际、思维、生活的工具,还有着强烈的人文因素,对学生人格的熏陶、情感的潜移默化、社会责任感的形成等,都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
研究背景:  随着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发病率增加,逐渐引起重视。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s)基于Siewert肿瘤解剖中心方案分为3型(Ⅰ,Ⅱ,Ⅲ),在此基础上有不同胃周、纵隔淋巴结转移。西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一直是师生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一个好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发展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从而更好地开展数学教学活动.因此,课
肝癌(HCC)是全球最常见的,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有100万例新确诊的病例。目前,肝癌手术切除仍然是治疗肝癌最有效的方法,但是仅对早期确诊的患者有效。术后肿瘤复发与转移
夜间旅游将旅游从日间延伸到了夜晚,使旅游者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城市、体味城市.青岛有发展夜间旅游的明显优势,但同时存在参与意识不足、产品单一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