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检测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组织中EGFR的表达,探讨EGFR在子宫腺肌病的发生中所起的作用,分析其表达在月经增殖期和分泌期的变化,与子宫体积的关系,以及米非司酮对其表达的影响。
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8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其中68例术前未服用米非司酮,10例术前服用米非司酮)的在位、异位子宫内膜组织,及26例CINⅢ患者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EGFR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在月经增殖期与分泌期的变化,与子宫体积之间的关系,及米非司酮对其的影响。运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
1.正常、异位、在位子宫内膜中EGFR阳性表达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1中异位子宫内膜组EGFR阳性表达率比对照组正常子宫内膜组明显增高(P<0.017);比研究组1在位子宫内膜组亦增高(P<0.017)。而在位子宫内膜组EGFR阳性表达率较正常子宫内膜组增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17)。
2.对照组正常子宫内膜组中增殖期EGFR阳性表达率与分泌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1中异位及在位子宫内膜组增殖期EGFR表达与分泌期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3.研究组1中子宫体积>妊8周组异位子宫内膜中EGFR阳性表达率较≤妊8周组增高(P<0.05);两组间在位子宫内膜中EGFR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妊8周组中异位子宫内膜中EGFR阳性表达率较在位子宫内膜组增高明显(P<0.05);而≤妊8周组中异位子宫内膜较在位子宫内膜亦增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
4.研究组2异位子宫内膜中EGFR的表达较研究组1异位子宫内膜中降低(P<0.05)。
结论:
1.EGFR在子宫腺肌病异位子宫内膜中高表达。
2.EGFR的表达不随月经增殖期与分泌期的变化而改变。
3.米非司酮可能对EGFR在子宫腺肌病异位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有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