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京房运用五行原理解易,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五行易学思想体系.综合分析《京氏易传》和《火珠林》等有关文献的内容,京氏五行易学的主体由三个部分组成:一、八宫排序:通过八宫排序确定六十四中每一卦的阴阳五行属性;二、纳支:通过纳支确定三百八十四爻中每一爻的阴阳五行属性;三、六亲:按照卦与爻之间因不同的五行属性所发生的生克制化关系确定六亲,推演吉凶悔吝.五行易学已流传千载,但对于五行与易两者结合的理论基础,学界还没有找到真正全面完整的解释.从《京氏易传》的内容看,京房的五行易学体系本身存在矛盾,纳支六亲和建候积算等在对于五行的运用上差别较大,京氏易学尚不完善.京房通过天干地支将五行与易结合在一起.对于京氏纳甲纳支,后世学者多有研究,其中,月象纳甲和隔八生律最为经典.但这些理论多为以点概面,经不起缜密推敲.京房之后,五行解易流派纷繁.有恪守五行原理的一般法则解易者,有循迹京氏易学的某些表象随意推衍者,也有在京氏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者,其中是非得失不尽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