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麦地区古构造特征及演化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tq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巴楚—麦盖提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的中西部,跨越巴楚断隆和麦盖提斜坡两个二级构造单元。巴楚隆起具有“东西分区、南北分带”的构造格局。隆起发育三个方向的断裂体系,纵向上深层比浅层断裂发育、平面上隆起西部比东部断裂发育。北东向断裂体系叠加在北西、北西西向断裂体系之上,切割北西向断裂体系,其形成时期要晚于北西向断裂体系。总体上构造活动具有早强晚弱,西强东弱的特点。麦盖提斜坡则为一向西南倾的区域性单斜。巴—麦地区经过多期构造运动,形成了多个断裂带和不整合面。断裂主要活动于海西期和喜马拉雅期,多显压扭性。一些主干断裂,特别是色力布亚断裂、吐木休克断裂、古董山断裂在加里东中期时形成,成为影响巴楚—麦盖提地区地层沉积发育和剥蚀的重要因素,并在后来的构造运动中担当重要角色。通过对巴楚—麦盖提区块主要不整合面发育特征的分析和研究,认为自震旦系至第四系共发育8个不整合面,它们均不同程度地控制着油气藏的类型及分布。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根据巴楚—麦盖提地区地震资料的特点,利用回剥技术和地层结构外延法,对各个重要不整合面进行剥蚀量恢复,对巴—麦地区中下奥陶统进行古构造恢复。研究表明:巴—麦地区中下奥陶统在其沉积期呈西南高东北低的构造格局,而并非现今看到的东高西低(巴楚为隆起,麦盖提为斜坡)的格局。巴—麦地区在加里东期一直表现为一个西南高东北低的北倾斜坡形态,直到海西晚期,现今的巴楚隆起开始隆升形成,麦盖提斜坡发生倒转。印支—燕山期巴楚隆起进一步继承性隆升剥蚀,到喜马拉雅中晚期隆升最大,巴楚隆起定型,麦盖提斜坡成为现今如此陡的南倾斜坡。加里东期—海西晚期形成的原生油气藏,海西晚期遭受不同程度改造与破坏;印支期及以后各期形成的次生油气藏,被后期改造破坏程度较低;喜马拉雅中晚期中新生代地层区域性南倾,使先期油气藏改造,油气重新分异、调整,浅层油气由南向北运移,形成新的油气藏。
其他文献
以工程实例为背景,对特殊地质构造,即软基内持力层为梯度变化很大斜面引起的软基病害及其防治措施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相应的处理方法,为防治和处理类似的问题提供了借鉴的经
<正>雷锋生前战友、中国第一个写雷锋事迹和宣传雷锋精神的人、《雷锋的故事》的作者陈广生,于2018年3月9日7时17分在沈阳因病逝世。陈广生是雷锋生前的亲密战友,更是雷锋事
文章根据对美国康奈尔大学外语(EFL)夏季学期课程的全程体验和观察,阐述了康奈尔大学在外语教学上的显著特点。明确的教学目标、科学的课程设置、研讨式的教学方法、资源的有
着重于实心填料球的试验研究,测量了不同工况下湍球塔阻力和脱硫效率.由试验得到湍球塔阻力与气体速度、静止床层高度、液体喷淋量和填料密度的关系,以及钙硫摩尔比、液气比
<正>何为好校长,各人有各人的看法,没有统一明了的标准。但我觉得,好校长必须达到以下几点最为基本的要求:首先,有远大理想。校长不管年龄大小,是上任不久,还是临近退休,都得
通过查阅、整理1990年以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对静脉滴注多巴胺渗漏性损伤的渗漏机理、预防措施及渗漏局部的处理方法加以归纳和总结.其渗漏机理为:药物因素、血管因素,机械因素
土壤酸化程度的不断加剧,致使土壤中的铝离子和重金属离子活化度不断提高。环境中活性的重金属离子含量的增加,致使重金属进入土壤-植物的食物链从而产生危害的风险大大增加
<正>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我国港口不但继续保持健康有序发展,港口内涵也有了新的延伸和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互联互通融合发展的新局面一、港口新
<正> 随着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内审工作的不断加强,作为记录和通报内审活动及其成果的最重要载体-内审报告的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但是,在审计工作实践中,笔者发
在埋藏浅、厚度薄的软基病害路段修建高等级公路,往往采用换土垫层法进行处理,但处理过程中清淤厚度和换填层的厚度直接关系到路基沉降、路堤稳定,一直引起各方关注。以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