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多相位中心的自适应天线单元及阵列设计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lgq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控阵天线可以为雷达制导、探测、及跟踪等提供及时的信息,增大相控阵的扫描角度意味着可以在更大的空域内发现目标。传统平面相控阵在进行大角度扫描时,会出现有效口径急剧减小、副瓣升高、阵列有源阻抗失配等问题,从而使得扫描范围通常限制在±60°以内。采用波束可偏转的阵列天线单元可以提高阵列在扫描到低仰角处的增益,进而拓宽阵列的扫描范围。但目前波束可偏转天线单元大多基于波束可重构技术,其结构通常较为复杂,难以应用。本文提出一种波束自适应偏转的天线单元设计方法,将该天线单元应用于相控阵天线阵列时,单元天线的辐射波束可随阵列扫描角度不同而自适应偏转,从而获得较大的阵列波束扫描范围。首先,基于方向图乘积原理,本文提出了具有多相位中心的天线单元,每个相位中心单独馈电,通过对各相位中心馈电幅度和相位的调节可实现单元辐射波束的偏转。同时,在设计时单元各相位中心采用与阵列单元相同的馈电相位差,从而使得:其一,可在不增加移相器个数以及不改变传统阵列天线馈电网络的前提下,实现单元方向图的偏转;其二,可以利用阵列馈电网络直接控制单元波束偏转,此即单元方向图的“自适应偏转”。其次,根据自适应天线单元及阵列原理设计了 1 × 7单元的一维大角度扫描阵列天线。阵列天线单元基于微带磁偶极子结构,具有双相位中心。由于双相位中心间距较近,馈电端口间的耦合较强,因此本文还引入了电路去耦的方法。仿真结果显示加入去耦电路后,中心频点处的耦合由-13dB降到-33dB以下,并且整个工作频带内的耦合小于-15dB。进一步,对设计的1× 7的相控阵天线阵列进行了加工和测试,其后端的馈电网络可与传统相控阵的馈电网络相兼容。阵列天线的仿真和实测结果基本一致,实测结果显示阵列可以在增益损失小于3dB的前提下,实现±70°范围内的波束扫描。最后,根据自适应天线单元及阵列原理设计了二维大角度扫描阵列天线。首先,设计了具有四相位中心的二维自适应天线单元,分析了其波束偏转与各相位中心的馈电幅度和相位之间的关系,并以φ=0°、30°、45°、60°、90°这五个面为例进行了仿真验证。进一步,详细讨论了基于自适应辐射单元的二维阵列天线的馈电结构以及设计方法。同时,考虑到本文设计的单元结构足旋转对称的,分别进行了 1 × 8的一维阵列和8 × 8的二维阵列仿真设计。仿真结果显示,可以在增益损失小于3dB的前提下,分别实现±73°和±67°范围内的波束扫描,优于传统阵列天线的扫描范围。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语音通信是作为最常见的一种信息交换的方式,但是这种交流方式却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反而愈受到威肋。由于语音通信所涉及的领域之广、应用之频,如何有效地保障其安全性具有重要
期刊
期刊
在当前数字化,科技化的信息时代,半导体存储器已经成为日常生活、办公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作为主流非挥发存储的闪存(Flash),在半导体工艺特征尺寸不断缩小的趋势中暴露出
目前数值方法代替解析方法,解决了一系列计算量巨大,结构复杂的问题。本文所采用的数值方法——时域谱元法(Spectral-Element Time-Domain,简称SETD)为一种特殊形式的时域有
MP602菌株是一株从天目山柳杉上分离到的细菌,对番茄灰霉、串珠镰刀、棉花枯萎、小麦纹枯、芹菜斑枯、桃褐斑、小麦长喙霉、西瓜枯萎、百合根腐、番茄早疫等植物病原真菌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