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CI患者神经心理学特征和血清BDNF、ACE随访研究及血浆Aβ42测定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ly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   探讨遗忘型轻度认知损害(amnestic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aMCI)患者的神经心理学特征,分析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水平、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ACE)活性及其基因多态性、血浆β淀粉样蛋白42(Amyloidβ peptides42,Aβ42)水平与aMCI诊断与转归的关系,为aMCI的临床诊断与早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方法:   根据Petersen的aMCI诊断标准,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基线期入组aMCI患者115名,根据性别、年龄及受教育程度匹配正常对照126名,利用多维度神经心理学测试评估神经心理学特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BDNF水平,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ACE活力,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BDNF基因rs6265(196G>A,Val66Met)和rs2049046单核苷酸多态性、ACE基因I/D多态性。并于2.5年后进行随访研究,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Aβ42水平。   研究结果:   (I)aMCI患者神经心理学特征与变化:随访期69例aMCI患者有15例进展为AD,转化率达22%,2例逆转为正常,其余52例仍为aMCI。48例正常对照中有1例转变为aMCI,其余仍为正常。有血标本的aMCI患者53例,正常对照37例。根据aMCI患者转归将aMCI分为随访转化为AD的aMCI患者(aMCI-c组)和稳定型aMCI(aMCI-S组)。基线期aMCI组各项神经认知功能测试成绩均显著差于对照组(均P<0.01);与基线期相比,随访期aMCI组听觉词语记忆测试(Audio verbal memory test,AVMT)延迟回忆、词语流畅性测试(Verbalfluency test,VFT)、数字广度测试(Digit span test,DST)成绩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MCI组神经认知功能测试成绩的减分率在AVMT延迟回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CI组以反映语言功能的VFT成绩降低程度最明显(P<0.05)。基线期aMCI-c组各项神经心理学成绩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MCI-s组除CDT外,其余各项神经心理学成绩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MCI-c组基线期CDT、AVMT延迟、SDMT、TMT和CFT测试成绩均差于aMCI-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基线期相比,aMCI-c组随访MMSE、AVMT延迟回忆、Rey-Osterrich复杂图形测验(Rey-Osterrich complexfigure test,eFT)延迟以及DST成绩下降,aMCI-s组随访AVMT延迟回忆、VFT以及DST成绩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aMCI-s组相比,aMCI-c组神经认知功能测试成绩的减分率具在CFT延迟、DST、VFT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MCI-c组患者反映执行功能的TMT-A成绩减低程度最明显(P<0.05)。   (2)血清BDNF水平及其与aMCI忠者神经心理学特征的关系:基线期aMCI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BDNF水平略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问随访后BDNF水平的变化差值相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期aMCI-c组血清BDNF水平较aMCI-s组稍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基线期比较,aMCI-s组随访BDNF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95±2.23)vs(4.59±2.92)ng/ml,P<0.05])。基线期aMCI组血清BDNF水平与MMSE、AVMT延迟回忆得分呈正相关(分别为r=0.313,P<0.05;r=0.307,P<0.05)。随访BDNF水平变化差值与各项神经认知功能下降程度均无显著相关(P>0.05)。   (3)BDNF基因多态性与血清水平以及aMCI患者神经心理学特征的关系:aMCI患者BDNF基因rs6265、rs2049046位点各基因型亚组间,各项认知功能测试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MCI组rs6265位点AA单体型、rs2049046位点AT单体型亚组随访期血清BDNF水平高于基线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基因型之间基线血清BDNF水平、随访前后血清BDNF变化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4)血清ACE活力及其与aMCI患者神经心理学特征的关系:基线期aMCI组患者血清ACE活力较对照组略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随访后ACE活力的变化差值相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aMCI-s组基线期血清ACE活力水平与MMSE(r=-0.380)、AVMT延迟(r=-0.479)、CFT延迟回忆(r=-0.346)呈负相关,随访前后ACE活力变化与TMT-A(r=0.374)呈正相关,与VFT(r=-0.381)呈负相关(均P<0.05)。aMCI-c组基线期血清ACE活力水平与各项神经认知功能均无明显相关(P>0.05),随访前后ACE活力变化与DST呈正相关(P<0.05),对照组血清ACE活力变化与MMSE变化差值呈负相关(r=0.370,P<0.05)。   (5)ACE基因I/D多态性与其血清活力以及aMCI患者神经心理学特征的关系:aMCI组与对照组ACE基因型频率(x2=8.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MCI组DD基因型(20%)及D等位基因频率(57%)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6%和42%)。两组DD基因型(n=13)及DI基因型(n=47)者基线期AVMT延迟回忆得分低于Ⅱ基因型者(n=12;P<0.05)。aMCI组与对照组在相同基因型亚组间各项神经心理测试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基线期aMCI组各基因型亚组问血清ACE活力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465,P<0.05),其中DD型组>DI型组>Ⅱ型组。   (6)随访后的血浆Aβ42水平及其与aMCI患者神经心理学特征的关系:随访后aMCI组(包括aMCI-c和aMCI-s)[(3.22±1.79)pg/ml,n=53]血浆Aβ42水平略高于对照组[(3.01±1.66)pg/ml,n=3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CI-c组患者[(2.73±0.40)pg/ml,n=8]血浆Aβ42水平低:JZaMCI-s组[(3.34±1.94)pg/ml,n=4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CI组血浆Aβ42水平与基线MMSE呈负相关(r=0.332,P<0.05),与其它神经心理学测试成绩无明显相关(均P>0.05)。   研究结论:   aMCI患者在情节记忆、语义记忆、视空间结构、执行功能等多项认知领域均存在不同程度受损。aMCI患者血清BDNF水平降低可能说明aMCI患者脑内神经营养保护和突触可塑性的降低。ACE基因I/D多态性中的D等位基因及其调控的血清ACE高活力水平可能是aMCI发病的危险因子。aMCI患者血浆Aβ42水平有增高趋势,可能造成认知进一步损害。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组织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type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H-FABP)和血清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我酷爱读书:漫画书、故事书、小说书……只要是书,我都要想方设法地拿过来读一读。以至于每天晚上临睡前,我总要找本书来看看,才能安心地进入甜美的梦乡。说起我和书的缘分,还得归功于我的爸爸、妈妈呢!  妈妈说我很小的时候特爱看电视,她和爸爸很担心电视看久了会让我的两只眼睛安上“玻璃窗”。于是,妈妈从她学校的图书馆借来了很多书,每天都给我讲那些书里的故事。故事有趣极了,我深深地被“吸”进书里去了!《三只小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的神经退行性变性疾病,中脑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选择性变性、死亡,导致多巴胺水平下降是其主要病因。路易(Lewy)
今天,老师说让我们玩数字游戏。我一听,可高兴了,心想:这有什么难的?本人数学还不错,玩数字游戏可是我最拿手的!大家等着看我的好戏吧!但接下来老师说出来的规则让我有些不安:“我们从1开始按顺序说数字,轮到3的倍数时就拍一下手,不能说出来。谁输就靠墙站好!”  游戏一开始,我的心就“怦怦”直跳。“1—2—啪—4”,我喊出“5”时声音都有些发抖。呼!虚惊一场,这次幸免于难。接下来可没这么幸运了,又到我了
我是一棵草  舞动在暖暖的春风中,  等待着温暖的阳光,  等待着滋润万物的春雨,  等待,等待……  我是一棵草,  在风雨中自由成长,  不怕冬天飞舞的雪花将我掩埋,  也不怕野火把我一烧而尽,  永远,永远……  我是一棵草,  寄住在冰冷的泥地中,  没有花香,没有树高,  在皎洁的月光下,  沉睡,沉睡……  我是一棵草,  任何风吹雨打我屹立不倒,  任何艰难困苦我从不后退。  我在冬
目的:为研究开发新型抗衰老药物提供理论依据。1.利用D—半乳糖持续皮下注射造成小鼠衰老模型,对其行为学、氧化和抗氧化指标进行检测;2.研究白蚁菌圃醇提物对衰老模型小鼠的抗氧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