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化痰法及其代表方剂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z1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研究目的梳理清热化痰法的发展脉络,厘清清热化痰法的内涵及外延,明确清热化痰法的内容范畴、适应病证,筛选具有代表性的清热化痰法的方剂,解析其配伍特点与运用法则。2研究内容2.1清热化痰法的起源与发展按时间顺序,纵向梳理历代医家相关论述、方药、医案,探寻清热化痰法起源、传承、创新的学术脉络,总结和阐明各家运用清热化痰法的特点。2.2清热化痰法的内涵与外延通过纵向梳理、横向比较,综合辨析,界定清热化痰法的内涵及外延,使之概念明确、层次清晰、切合临床实际,便于理解和运用。2.3清热化痰法的临床应用举隅基于清热化痰法外延的界定,明确了清热化痰法临床的具体应用,以治法为纲,基于理论与临床实践,总结出清热化痰类治法的常见临床应用。3研究方法3.1文献学方法(1)古代文献:借助《三百种医籍录》、《中国医籍大辞典》等工具书,从医经文献、诊法文献、方剂文献、本草文献、临床文献、医论医话医案类文献中选取相关著作,搜集有关清热化痰法的文献资料。同时借助《中华医典》(第四版),以“痰”字为检索词进行全文检索,筛选与“痰热”、“痰火”相关的资料,加以深入分析和系统整理。(2)现代工具书类文献:主要参考《中医大辞典》、《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中医方剂大辞典》、《中药大辞典》等,搜集和整理相关名词术语。(3)现代期刊文献:主要基于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以“痰热”、“热痰”、“痰火”、“火痰”、“化痰”、“涤痰”、“豁痰”、“导痰”,等等为检索词,搜集理论、临床、实验相关论文。其中,以理论、临床论文为重点,加以分析和整理。3.2理论研究方法基于文献调研所获资料,应用理论分析、归纳、诠释等方法,界定“清热化痰法”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阐明“清热化痰”具体治法的涵义与运用;对与清热化痰法相似、相关的名词术语加以辨析;对历代医家治疗热痰证的学术特点,进行理论分析和总结;对清热化痰方剂加以比较,选择代表性方剂加以解析。4研究结果4.1厘清了清热化痰法的学术源流先秦两汉时期据现存文献考证,当时尚未明确提出“清热化痰”的概念,但已有相关药物与方剂的记载。如陶弘景的《神农本草经集注》中,记载黄芩、贝母等药物可“疗痰热”;《伤寒杂病论》中,记载了具有清热化痰功效的小陷胸汤、橘皮竹茹汤等。魏晋至隋唐时期《诸病源候论》中,明确提出“热痰候”,并论述其病因病机。就现存文献来看,这是对热痰证最早的理论阐明。其他各家方书中,也多有关于痰热证诊治经验的记载,成为后世清热化痰法临床应用之滥觞。宋金元时期朱丹溪、王硅等医家,开创性地阐明痰热证的因、机、证、治及方药。指出外感六淫、内伤饮食以及七情郁结等,是痰热产生的主要因素;对于痰热气滞、痰热生风、痰热闭窍等证,以清热化痰开郁法、清热化痰熄风法、清热化痰开窍法等加以治疗;创制了清热化痰名方——温胆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礞石滚痰丸(《泰定养生主论》)等。明清时期对痰热证病因病机的认识更加深刻,清热化痰法更加广泛地运用于临床各科病证的治疗,经过临床验证的清热化痰方药更为丰富。特别是,对痰火证的诊疗规律进行了专题阐发,《红炉点雪》、《痰火颛门》等专著得以刊行。清热化痰养阴法,因此得到了系统而深入的理论阐释。4.2阐明了清热化痰法的内涵与外延清热化痰法,是综合运用清热法和化痰法,治疗痰热互结证的治法。由于痰热证的具体病机和病证不同,清热化痰的具体方式与方法也是有区别的,因而产生了体现“清热化痰”涵义的若干具体治法概念,如清火豁痰、清热导痰、清心涤痰、清气化痰等。上述治法概念,具备清热化痰法的基本特征,是清热化痰法在实际运用中形成的具体表述形式。本文根据临床常见痰热证的病机及病证特点,提出并阐明以下七个方面的治法:清热化痰理肺法是用于治疗痰热壅肺、痰热闭肺证的治法。主治咳嗽、胸闷;或咳痰黄稠量多,甚者咳吐脓血痰或腥臭痰;或气喘声粗,鼻翼煽动;或喉中痰鸣,或胸痛,呼吸急促;或烦躁不安,发热口渴;或大便秘结,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代表方剂为清气化痰丸、定喘汤。清热化痰开窍法是治疗痰热内闭证的治法。主治痰热内闭所致癫狂,症见打人毁物,不避亲疏;或热病后期,痰热内闭心包所致高热、神昏,痰涎壅盛,喉中痰鸣,舌红、苔黄、脉滑数等。代表方剂为安宫牛黄丸、涤痰汤。清热化痰开郁法是治疗肝胆气机不利,痰热内郁证的治法。主治两胁胀痛灼热、烦躁易怒、失眠多梦、眩晕头痛、咯吐黄痰、舌红、苔黄、脉弦滑数等。代表方剂为柴胡陷胸汤、温胆汤。清热化痰熄风法是治疗热甚于风,痰热互结,肝风内动证的治法。主治身热气粗,四肢抽搐,口吐涎沫,角弓反张,甚则惊厥;或眩晕,头痛,斜视,口噤,四肢不利;或肢体震颤,抽动秽语;或神昏谵语;舌红苔黄,脉弦滑数等。代表方剂为定痫丸、贝母栝蒌散。清热化痰养阴法是治疗阴虚痰热证的治法。主治肺阴虚痰热证,咳嗽痰少或咳痰黏稠,舌红,苔黄,脉滑数;心阴虚痰热证,心悸、不寐、舌红、苔黄、脉滑数;肝阴虚痰热证,抽搐、痉挛、舌红、苔黄、脉滑数;胃阴虚痰热证,嘈杂、胃脘不适、纳呆,舌红、苔黄、脉滑数。代表方剂为清金散、羚角钩藤汤。清热化痰散结法是治疗痰热结聚所致痰核留结证的治法。临床常见痰核增大速度较快,局部有热痛,按之不散,推之不移;多发于颈项、下颌、四肢及背部;同时伴有口渴便秘、舌红、苔黄、脉滑数等。代表方剂为消瘰丸等。清热化痰和胃法是治疗痰热蕴胃证的治法。临床常见胸脘痞满,甚则胸痛、气短,恶心、呕吐,口渴纳少;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或滑数等。代表方剂为小陷胸汤、橘皮竹茹汤。4.3总结了清热化痰法的临床应用清热化痰宣肺法常用于治疗咳嗽、哮证、失音、肺痈等疾病;清热化痰养阴法常用于治疗不寐、痉病、慢喉痹等疾病;清热化痰散结法多应用于治疗瘿瘤、瘰疬、胞生痰核、石疽、乳岩等疾病。清热化痰和胃法多应用于胸痹、胃痛等病。清热化痰开郁法常用于治疗嘈杂、郁证、惊悸等疾病;清热化痰开窍常用于治疗癫、狂、痫、温病神昏、中风等疾病;清热化痰熄风常用于治疗眩晕、头痛、中风、痫症、小儿惊风、颤证等疾病。5研究结论(1)清热化痰法,是综合运用清热法和化痰法,治疗痰热互结证的治法。由于痰热证的具体病机和病证不同,清热化痰的具体方式与方法也是有区别的,因而产生了体现“清热化痰”涵义的若干具体治法概念,如清火豁痰、清热导痰、清心涤痰、清气化痰等。如上所述治法概念,具备清热化痰法的基本特征,是清热化痰法在实际运用中形成的具体表述形式。(2)中医临床常用的清热化痰类治法,主要包括以下七种:清热化痰理肺法、清热化痰开窍法、清热化痰开郁法、清热化痰熄风法、清热化痰养阴法、清热化痰散结法、清热化痰和胃法。基于上述治法,本文提出清热化痰类的代表方剂,有清气化痰丸、定喘汤、羚角钩藤汤、清金散、贝母瓜蒌散、橘皮竹茹汤、消瘰丸、温胆汤、柴胡陷胸汤、小陷胸汤、安宫牛黄丸、涤痰汤、定痫丸、贝母栝楼散等。
其他文献
东汉公文的骈俪之风.肇源于西汉武帝时期。以歌功颂德、劝百讽一为目的的汉赋在西汉中期发展到鼎盛,特有的雄风演变到东汉,趋于华丽,之后愈演愈烈,到汉末形成一种骈俪之风,用典故。
福柯是当代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他从文学、历史、社会学、政治学和哲学中提取能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这些理论又与各种知识遗产产生思想撞击,裹挟着强大的生命力,为
随着工业自动化的快速发展,基于机器视觉的尺寸测量技术已经在众多工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航空、船舶和汽车。传统尺寸测量技术操作复杂,测量效率低,有时还必须借助于昂贵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公文文种丰富,文体大备,名篇迭出,是公文写作大发展、公文理论大繁荣的时代。相关文论著述中关于公文行文运笔的论断,涉及公文之“辞约旨丰”、行文简约,公文
随着社会责任逐渐受到学术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作为一种既包含经济责任,又包含社会责任的新型投资模式,社会责任投资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和道路。同时,投资者
汉魏六朝时期对公文写作主体的批评主要体现在对主体才性气质的批评、对主体道德修养的批评以及对主体职业修养的批评上。尤其是对主体职业修养的批评,是对公文主体不同于文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普及,二维码技术在博物馆图书馆的应用也越来越多。论文在对国内外博物馆展品信息管理系统的调研基础上,结合(中华航天博物馆)展品的
在互联网逐步走向大数据时代的今天,行业中的各个部分都在不断的受到大数据的冲击,网络流量分析也不例外。随着网络带宽的逐步提升,网络流量数据也在不断增加。现有的数据量
对扬州市动物园和扬州平山堂养殖场梅花鹿遗传变异以及行为性状进行研究,旨在为梅花鹿及其它动物品种分子标记和行为性状研究提供参考。采用筛选的14对微卫星引物,通过计算基
当今世界经济的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能源的制约,而国际性的能源危机已经迫在眉睫。因此,清洁、高效、可再生的风能资源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与之相关的风电技术正处于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