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经过两次比较完善的改革(1997年和2005年)最终形成社会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原则上分离管理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但实际运行体现的是混合管理。在不同的阶段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做出了不同的贡献,取得了瞩目的成就,顺应了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的发展。但是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人口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本身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比较大的问题。我国政府和学者一直致力于养老保险制度的全面深化改革,希望能够解决体制弊端,使养老保险为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社会福利做出更大的贡献。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研究整理,依据保险收支精算平衡原则,生命周期理论,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理论,再分配理论,产权理论等相关理论,剖析当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梳理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完善的历程以及学术界关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取向。对于当前统账结合制度的问题,针对性的引入名义账户制“全账户”模式。探讨其优势及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其公式的演示推导和“全账户”模式内部收益率的计算是本文科学分析的主要手段。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事关民生大计,事关国家经济运行,是一个复杂的工程。所以名义账户制“全账户”模式并不能单打独斗,本文建议建立与名义账户制“全账户”模式独立运行的零支柱。所以本文的观点就是建议名义账户制“全账户”模式作为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改革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