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人力资本充分积累与展现的时代。未来经济的持续发展已经不能单靠物质资本的提升,而必然要以人力资本投资为导向。近年来,人力资本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在理论与实践中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证实。公共文化服务是社会公共服务中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优化人类生活环境,从而提高人力资本质量的重要途径,与人的发展息息相关。那么,公共文化和人力资本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它在哪些方面可以使人力资本质量得以提升?又是如何通过人力资本作用于经济的发展呢?随着公共文化服务逐渐从社会的边缘走向中心,解决这些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的问题也就更加具有紧迫性。本文在这种背景下以公共文化财政投资为切入点,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研究其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在回答了以上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一些可供参考的意见和建议。文章首先结合公共文化与公共投资的内涵,对公共文化投资的概念给予了界定,分析了公共文化投资的属性、投资特点和原则;然后重点分析了公共文化投资和经济增长的作用。本文论述公共文化投资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理论基础有人力资本理论、新经济增长理论以及近些年来广泛发展的休闲经济学理论,在这些理论基础之上,文章从理论与实证两个方面分析了公共文化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理论研究方面,主要从公共文化投资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拉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生产生活的社会环境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实证分析方面,本文采用1985年—2009年我国公共文化财政投资和GDP的时间序列数据为数据源,利用统计软件进行回归分析,估算公共文化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水平,从而得出两者间的数量关系。最后,文章以这一结论为依据,分析如何提高我国公共文化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从加大投资总量、调整投资的区域结构、改革现有的投资机制、扩展投资来源以及完善资金管理制度五个方面提出优化这一贡献水平的建议,并给出了具体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