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续资治通鉴纲目》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ysion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辂等人纂修的《续资治通鉴纲目》,是明代中期由官方敕修的一部史书。该书记载了自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迄元顺帝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共计408年的史事,全书共27卷,为续接朱熹《通鉴纲目》而纂。 《续通鉴纲目》在明朝代宗景泰六年、宪宗成化九年,前后两次受敕,最终成书于宪宗成化十二年。这一纂修过程,经历了景帝自肇修、英宗辍修和宪宗复修三个阶段。这种起伏的背后,与当时的政治事件“土木之变”,及兄弟叔侄之间的亲情恩怨密切相关。在此书敕修的前后两批纂修人员中,皆参与两次编修的,只有彭时、商辂二人,但在此书修成的前一年,彭时去世,《续通鉴纲目》的最后署名为商辂等。 明孝宗弘治时期,有张时泰为《续通鉴纲目》作《广义》、周礼作《发明》。因印书业的发达,当时就有《发明》、《广义》与《续通鉴纲目》合印的慎独斋刻本,随着后来版本的不断翻新和流传,《续通鉴纲目》之书,在明代末期就传入朝鲜等地,对朝鲜的史书编纂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发明》、《广义》作为研究《续通鉴纲目》的两部专著,注重于对《续纲目》“诛乱讨逆,内夏外夷,扶天理、遏人欲,正名分、植纲常”等义理褒贬思想的阐发。本论文对《续通鉴纲目》的研究,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如宋初的疑案“烛影斧声”和“金匮之盟”,真宗时期的澶渊之盟和天降神书、北宋的变法和农民起义、南宋高宗和中兴四将以及元代君臣崇信佛教等内容加以分析,揭示明代人对宋元重大事件的看法,同时挖掘其中的思想蕴涵。 《发明》《广义》阐发《续纲目》的思想内容,其主流意识是盛行于当时的程朱理学思想,但同时也有《春秋》义理思想的发挥,和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思想的发扬,而形成了“君死社稷”思想,对亡国之君提出“要为社稷死”的要求,这是对人君的一种责任诉求。北宋徽、钦二帝,南宋恭帝赵顯、西夏之主睍,因不能与社稷共存亡,为国家社稷而死,深受《发明》《广义》的谴责。 两宋时期,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始终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到了明代蒙汉矛盾仍未消除,尤其在明英宗正统年间,蒙汉矛盾升级,明廷与蒙古族瓦剌部的冲突激烈,而发生了“土木之变”,其后华夷之辨愈加强盛。《续通鉴纲目》正是成书于此时,非常强调夷夏有别。“内夏外夷”遂成为《续通鉴纲目》夷夏观的出发点。《发明》《广义》对《续通鉴纲目》中夷夏关系的阐释,将宋室看作天下共主,以大字记宋统纪年,而将辽、金、元视为受封的列国,对金元的建国封号以小字附记在宋统纪年之下,这种做法无疑是言:宋廷的正统地位和辽金元政权的非正统性。《续通鉴纲目》与《发明》、《广义》对宋与辽金元的关系的阐述有着尊卑、主从、正闰之别,“内夏外夷”成为他们在观念上,处理当时夷夏关系的一个总则。
其他文献
对外援助政策是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官方性质的对外援助最早出现于二战时期美国提供给反法西斯盟国的军事、物资援助。随着战后美苏冷战格局的形成,远东和太
日前,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一次讲话中指出,要做好关心群众生产生活工作,当前要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继续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二是继续做好扶贫开发工作,三是继续抓好农民
将实验室虚拟工程平台 Lab VIEW用于微小颗粒的显微图像处理 ,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简要介绍了 Lab VIEW的工作原理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在 L ab VIEW中驱动非配套图像采集
受运营商削减运营开支、提升网络运维效率的意愿推动,2009年,全球各地的运营商对专业电信服务的需求日趋强烈.IDC分析师表示,与产品业务不同,服务业务在当前低迷的经济环境中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在总结金属反射镜及多层介质反射镜的优缺点的基础上 ,按照一维光子晶体的设计思想 ,提出用λ/4膜系设计特定波长范围内的全偏振全角度反射镜的方法 ,给出了反射带中心波长、
郭沫若(1892-1978),四川乐山人,是我国老一辈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也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史上的拓荒者和探索者之一,位列马克思主义史学阵营中“新史学五大家”(郭沫若、范文澜
皖南地区适宜的气候及多样的地貌类型,有利于农、林、牧、副、渔等多种经济的全面发展。皖南是一个开发比较早的地区,东晋南朝时期,皖南经济已经有了明显的发展。明代,皖南经
消末新政是晚清的一件大事,也是我们近代史学界研究的重点领域。在清末新政中,巡警制度的建立是一项非常重要而又收有一定成效的内容。在当时的全国各省中,直隶省最先兴办巡警,而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电气自动化在水利设施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而电气设备又是水利工程的核心部分,对于提升水利发电生产效率具有一定的决定性作用。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