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比AKI 2期与AKI 3期启动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对比不同时期急性肾损伤(AKI)生物标志物指导重症患者启动CRRT时机及预后的影响。 方法: 2017年6月至2018年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ICU内进行的单中心前瞻性观察性研究,连续入选30名行CRRT合并AKI的危重患者,并根据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 指南定义,将患者区分为AKI 2期组和AKI 3期组。所有入选患者均记录基本生命体征,机械通气患者记录其呼吸机参数。行CRRT前留取尿、血标本。离心后留取上清液1ml,冻存于-80℃冰箱中,所有血、尿标本留取完毕后,于2018 年2 月对血、尿标本进行嗜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肾损伤分子-1(KIM-1)、白细胞介素-18(IL-18)浓度测定。血胱抑素 C (s-CysC)及血肌酐(SCr)浓度于我院生化实验室测得。电话随访患者28天生存情况。 结果: 1.患者入选流程及分组情况 本研究共对 38 例患者进行了筛选。最终共纳入 30 例患者。其中符合KDIGO指南定义AKI 2期的12例,AKI 3期的18例。 2.AKI 2期组与AKI 3期组间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AKI 2期组与AKI 3期组之间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基础医学特征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3.AKI 2期组与AKI 3期组间AKI生物标志物比较 AKI 2期组与AKI 3期组相比,AKI 3期组s-CysC、p-NGAL、u-KIM-1、p-KIM-1浓度均较高(P<0.05)。其它生物标志物在两组间,未见明显差异(P>0.05)。 4.各生物标志物对AKI患者28天病死率的预测价值评估 s-CysC、p-NGAL、u-KIM-1、p-KIM-1预测AKI患者28天病死率的ROC 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17、0.705、0.741、0.692;本研究还计算了s-CysC、p-NGAL、u-KIM-1、p-KIM-1预测AKI患者28天病死率的临界值,分别为2.18mg/L、4626.4pg/ml、7104.52pg/ml、91.55pg/ml。 5.肾损伤生物标志物指导CRRT启动时机与预后的关系比较 分别以肾脏功能性标志物 s-CysC 和肾脏损伤性标志物 p-NGAL 和u-KIM-1,将 30 名患者分为大于临界值组和小于临界值组。肾脏损伤性标志物较低组28天病死率较低。肾脏功能性标志物较低组CRRT时间显著缩短。 分别以肾脏损伤性标志物p-NGAL和u-KIM-1,将AKI 2期组12名患者分为大于临界值组和小于临界值组。两组患者28天病死率均存在统计学差异。 6.AKI 2期组与AKI 3期组间预后比较 AKI 2期组28天全因病死率16.7%,AKI 3期组66.7%(P=0.011)。肾功能恢复率,AKI 2期组高于AKI 3期组(P=0.007)。AKI2期患者CRRT时间显著缩短(P=0.04)。两组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AKI 2期组生存中位时间显著延长(109天VS 34天,P=0.024)。 结论: 1.对于AKI的危重症患者,早期(AKI 2期)启动CRRT治疗,可显著降低28天病死率,并提高生存中位时间。 2.s-CysC、p-NGAL、u-KIM-1对AKI患者预后评估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3.肾损伤标志物p-NGAL、u-KIM-1指导AKI 2期患者CRRT启动可降低28天病死率,加快肾脏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