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剧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mplar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了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兴趣爱好为动力;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突出学科特点、关注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的五大教育理念。儿童音乐剧是以儿童作为主要受众群体,集歌、舞、剧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身的综合艺术,非常契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这五大理念。学习儿童音乐剧,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合理性,而且对学生的审美教育,健康人格培养,实现综合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分为五大部分进行研究:第一部分绪论,阐述了笔者选题的背景和开展音乐剧教育的意义以及相关的文献综述与概念界定;第二部分阐述了儿童音乐剧对小学生的教育功能;第三部分以笔者在北京定安里小学开展儿童音乐剧《东郭先生与狼》教学实践为例,阐述了儿童音乐剧教学实施策略;第四部分阐述了笔者对小学音乐剧教学的启示与建议。其中笔者着重阐述在小学开展儿童音乐剧《东郭先生与狼》教学实施策略,继而把教学策略分为三个部分:一、赏析,赏析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音乐剧,对音乐剧有一个感性认识,为将来的编写和排练打好基础。二、要素教学1、剧本编创,剧本编创是指剧本的创作。儿童的想象力丰富但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较弱,剧本的编创需要教师的帮助和引导。首先教师要确定好故事,然后让学生们通过观看绘本,展开想象,分小组编创,然后以小组形式进行展示,最后由教师进行筛选整合,再配以合适的音乐。2、表演要素教学,一部好的儿童音乐剧需要好的演员才能呈现出来。要成为合格的“小演员”我们要对孩子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戏剧教育,笔者从声乐、台词、形体、表演四个方面介绍了主要训练方法。三、排练,首先要根据角色特点筛选“小演员”,然后列出排练计划,分段落排练。最后再加以整合,联排、彩排,为最后的演出做准备。儿童音乐剧的学习对学生身心发展和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都有很大的帮助。笔者通过教学发现,学生在儿童音乐剧的创作与表演过程中,不仅提高了对音乐的学习兴趣,还提高了学生对文学、美术、历史、舞蹈的兴趣,他们在儿童音乐剧的学习过程中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同学们在儿童音乐剧的创作和表演中充分的发挥了自己的特长,提高了自信心。这种综合课程的优势是其他科目无法比拟的。
其他文献
<正>《渔歌子》在描绘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然的情怀。然而,短短27个文字背后所蕴藏的情感意义,并不是就词而词就能够体会到的,如何引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预警交班本在心内科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方法:设计并应用护理安全预警交班本,成立科室护理安全质量控制小组,每天对相关记录进行点评,发生不良
蠕变性和时效特征是岩石的固有力学属性。岩石的流变特性是解释和分析一些地质构造现象、岩体变形破坏以及岩体长期稳定性预测的重要依据。通过对千枚岩沿片理面的剪切流变试
对海南岛地区白垩系鹿母湾组和报万组碎屑岩219个独立定向岩芯样品(29个采点)的岩石磁学和古地磁学研究表明,白垩纪的碎屑岩以赤铁矿为主要载磁矿物。逐步热退磁分析表明,绝
<正>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又称骨关节病,退行性变关节炎、增生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等。它是一种由于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引起的关节疼痛和关节功能障碍(包括关节畸形)
目前流行的微课目前流行的微课,是一种让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从表面看来,微课仅仅是一些资源片段和教学环节一些资源片段和教学环节,但是如果将其灵活运用于日常教学中,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时空限制得以突破,“地球村”成为了现实。与此同时,大众传播事业空前兴盛特别是新媒体的广泛运用,文化交融成为趋势,固有文化或地方记忆遭受消解,一些城市原有的“地方感”正逐渐消失,新的城市“地方感”正在被建构。历史与文化记忆对一个地方何其重要,是游子的文化之根,是群体的精神归属。在千城一面和人员频繁流动的时代里,人们对文化的渴望被唤醒,人们在寻找精神安放的家园。在新媒介环境中,人人都
河南夏馆-高丘盆地出露一套富含恐龙蛋和恐龙骨骼化石的红色陆源碎屑岩系。20世纪70年代末,赵资奎(1979)将含蛋"红层"时代归为"白垩纪"。此后,该套"红层"曾称"高沟组"和"马家
着重讨论自发磁化、起始磁化和反磁化过程的微观机制与发展过程。以便说明磁滞回线的物理机理。
目的研究益生元干预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基于肠道菌群数据建立模型预测摄入益生元后双歧杆菌的变化。方法将35名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接受16 g/d低聚果糖(FOS)或低聚半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