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层PCBN刀具切削淬硬钢磨损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csrs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淬硬钢广泛应用于轴承、汽车、模具行业,但其硬度和强度高,切削加工性较差,属于典型的难加工材料。PCBN刀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等综合性能,已成为淬硬钢材料切削的常选刀具材料。然而,加工过程中的高热载荷和机械载荷会导致PCBN刀具寿命降低,涂层PCBN刀具在加工淬硬钢方面可有效解决寿命低的问题。对涂层PCBN刀具切削淬硬钢的磨损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实践价值。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优选适合加工淬硬钢的涂层PCBN刀具及其合理的切削速度范围。采用涂层PCBN刀具(BNC2010、BNC2020)和非涂层PCBN刀具(BN2000)进行切削试验,结果表明:BNC2010刀具寿命相比于未涂层的BN2000刀具提升约30%,而BNC2020刀具与未涂层的BN2000相比刀具寿命差别不大,因此BNC2010可做为切削淬硬钢的首选刀具材料。采用BNC2010刀具在不同切削速度下对切削力、表面粗糙度、切削效率的影响进行综合研究,优选出切削速度范围为103-125m/min。(2)借助高清光学显微镜对刀具磨损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BNC2010刀具月牙洼磨损速率明显低于BNC2020刀具,BNC2010刀具的磨损值明显小于未涂层BN2000刀具;切削速度超过125m/min时,三种刀具月牙洼边界均出现贝壳状的刀具材料剥落,但BNC2010刀具出现剥落出现的时间较晚;在低速下后刀面磨损值近似成比例增加,但在高速下后刀面磨损到一定程度后磨损速率有加快的趋势;BNC2010刀具后刀面磨损值在切削一定时间后明显低于另外两种刀具。(3)借助SEM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仪对刀具微观磨损形貌和磨损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三种刀具均发生了硬质点磨损、粘结磨损、扩散磨损、氧化磨损;BNC2010刀具粘结磨损和氧化磨损相对较轻;BNC2020刀具粘结磨损和氧化磨损相对严重,高速下硬质点磨损加剧;随着切削速度的增大,粘结磨损和氧化磨损的程度加重,在超过125m/min时尤其明显。(4)利用DEFORM-3D软件对刀具进行切削温度有限元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涂层PCBN刀具的切削温度低于未涂层的PCBN刀具,而带有Ti Al N涂层的PCBN刀具切削温度低于带有Ti CN涂层的PCBN刀具,表明涂层可以有效降低PCBN刀具的切削温度,减缓刀具磨损。
其他文献
工件表面粗糙度影响着许多机械设备的运行效率以及使用寿命,降低工件表面粗糙度一直是工业相关领域的重点研究问题。以固、液两相流为基础的磨粒流加工工艺是近些年来新诞生的一种表面抛光方法,具有适用性广、精度高、成本低的特点。磨粒流加工是以液相流体为载体,与高硬度的固体颗粒混合成为固、液两相流,混合的两相流在工件表面往复流动,将毛刺、凸起部位去除,实现降低粗糙度的目的。某高压氧气输送管路具有内径小、管道长的
铝合金与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resin matrix polymer,CFRP)所构成的复合结构在汽车轻量化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是由于这两种材料热物理性能差异巨大,导致常规焊接方法难以形成优质的接头。搅拌摩擦点焊是一种固相焊接技术,具有焊接质量好、焊接效率高的优势,尤其适用于异种材料的连接。目前铝合金/CFRP焊接的相关研究较少,接头的连
激光熔化沉积技术通过快速加热、熔化、凝固、冷却的工艺,可以逐层的制造零部件。目前普遍使用的热源是连续激光,由于过高的能量输入容易造成热损伤,并且使得工件残余应力和基体热变形过大,导致累积误差增大。脉冲激光周期性能量输入会降低热输入量,减小热损伤,然而较低的激光能量只能生成较薄的沉积层,限制了脉冲激光的应用。尽管关于脉冲激光的应用已经有了很多尝试,但对不同参数脉冲激光加工过程特征的分析不充分,缺少对
回转体表面微结构阵列以其排列紧密、耐磨减阻等优势,赋予了零件质量轻、使用性能好等特点,可应用于精密成型、表面改性、电子通信等诸多领域。化学刻蚀方法因其操作简便、成本低、均匀性好、加工尺寸便于控制、表面形貌好等优点而备受关注。在微细结构刻蚀加工过程中,侧蚀量是衡量刻蚀结构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针对化学刻蚀加工方法存在的侧蚀现象较严重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刻蚀后的抛光工艺提高微结构阵列刻蚀质量的方法
焊接技术因其生产效率高、加工方便等特点而广泛应用于航天、机械、土木等各个工程领域。然而,在焊接过程中,受焊接材料、工艺等因素的影响,在焊缝处不可避免地存在未焊透、裂纹等微小缺陷。当焊接处受到疲劳、腐蚀以及高温高压等因素作用下,这些缺陷会进一步发展,可能导致整个结构的失效,因此对焊缝缺陷进行及时准确地监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带有未焊透和微小裂纹的两种缺陷焊缝,以压电传感器为技术手段,利用尾波干涉方
316不锈钢因其良好的耐蚀性能和优异的高温力学性能在航空航天、压力管道、汽车、轮船及军工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316不锈钢传统的加工方式容易造成材料浪费且工序繁杂。316不锈钢增材制造与传统的减材制造工艺相比,大大缩短了工时、且最大限度地节省了原材料。但因316不锈钢热导率低、流动性强,使316不锈钢增材制造构件成形难度增加。低功率脉冲激光诱导电弧是一种以电弧为主要能量的新型热源,低功率激光作为辅助
本文采用超音速火焰喷涂和超高频感应熔覆技术在17-4 PH不锈钢基体上制备了250μm厚度的WC-12Ni单层涂层、50μm和100μm厚度Ni60A界面层的WC-12Ni梯度涂层,在水介质中进行了不同载荷的冲击实验,并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中进行了冲击数值模拟。通过表面形貌、金相组织和显微硬度等表征了涂层的特征特性,通过实验研究及数值分析从冲击变形和应力分布等方面分析了梯度涂层冲击载荷下的
随着高速切削在机械制造领域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难加工材料在切削过程中发生绝热剪切,由此导致的锯齿形切屑会影响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因此亟需通过建立切削过程中绝热剪切带的滑移线场模型来认识影响机理和规律。以此指导切削加工参数的合理选择,为生产实践服务,这对实现难加工材料零部件的高质高效加工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切削过程中发生的绝热剪切,对绝热剪切带内材料的强烈塑性变形,进行了滑移线场研究,分析了
钢铁产业作为国家的基础产业,有着庞大的市场需求。棒材产品因为截面简单、再加工性好等特点而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热连轧是棒材产品生产的一种重要的方法,而复杂的轧制环境和参差不齐的轧制设备以及轧制工艺等因素会严重影响轧制产品的质量。与此同时,人们对于棒材产品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各钢铁公司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如何在保证轧制产品质量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成了钢材生产厂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相比于传统的经验法和
近二十年来,受自然界启发的超疏水表面因其在自清洁、定向运输、雾气收集、耐腐蚀、流体减阻、液体无泵运输、抗结冰等领域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故获得了研究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其中由于超疏水锥柱阵列具有增强表面疏液效果、提高油水分离效率、降低液-固接触时间和控制液滴弹跳形态等特点,因而受到广泛关注。虽然已有多种方法可加工超疏水锥柱阵列,但低效率、高成本以及难以在多种金属材料上大面积加工的缺点限制了这些方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