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英汉语运动事件表达式的宏事件特征对比研究

来源 :喀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rchenb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Talmy(1991)提出宏事件概念,认为宏事件是由某种关系维系的两个简单事件,能够在句法上表征为一个单句。Bohnemeyer(2007)进一步提出了宏事件特征,用于评估构式中所表达的事件识解,尤其是构式所包含从属事件的“紧密度”。国内外对于宏事件特征的研究主要借助叙事文本或运动类图片,研究单语运动事件的宏事件特征,而以视频方式考察英汉双语运动事件的宏事件特征研究比较少见。本研究选用动画片《熊出没》为实验材料,选取K市某校30名高二学生和美国某校30名高中生为实验对象,考察其描述运动事件的宏事件特征情况,回答三个问题:(1)英汉语运动事件表达式的宏事件特征有何特点?(2)英汉语运动事件表达式的宏事件特征是否有明显差异?(3)英汉语运动事件表达式的宏事件特征不同的原因是什么?研究发现,英汉语运动事件表达式的宏事件特征存在两个方面的不同。一是组合结构的不同。英语运动事件表达式的宏事件特征组合结构主要包括肇始事件+经过事件、经过事件+到达事件和肇始事件+到达事件等三种形式;而汉语运动事件表达式的宏事件特征组合结构种类较多,主要包括肇始事件+经过事件、肇始事件+到达事件、肇始事件+经过事件+到达事件、到达事件+肇始事件+经过事件、到达事件+肇始事件和到达事件+经过事件等六种形式。二是子事件内部结构在表达上不同。肇始事件在英语运动事件中主要结构为[开始路径]+[肇始点]和[运动]+[开始路径]+[肇始点],而在汉语运动事件中主要结构是[开始路径]+[肇始点]+[运动]和[开始路径]+[运动]+[肇始点]。到达事件在英语运动事件的结构为[目标路径]+[到达点]和[运动]+[目标路径]+[到达点],而在汉语运动事件中的结构为[目标路径]+[运动]+[到达点]和[运动]+[目标路径]+[运动]+[到达点]。虽然存在上述不同点,但英汉语运动事件表达式的宏事件特征子事件内部结构也有相同点:在表示“经过”的子事件中,它们的结构均为[路径]+[经过点]。上述异同,究其原因,跟英汉语运动事件的词汇化模式不同有关。根据Talmy(1991)的词汇化模式,英语是典型的卫星框架语言,而汉语是比较典型的均等框架语言--兼具卫星框架语言和动词框架语言的某些特点,但又与典型的卫星框架和典型的动词框架语言存在差异,因此出现上述异同。这一解释符合Slobin(1991)提出的思维言语假说,即某一语言特定的词汇化模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本族语者注意经验的某些特定方面并用该语言特定的方式叙述出来,从而为事件切分的认知差异找到句法结构上的动因。本研究对外语教学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英汉语表达上的异同,归纳两种语言宏观上的词汇化模式异同,分析两种语言的语句乃至篇章的组合方式和内部结构上的微观差异,将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会地道的英语表达。
其他文献
通过将名师工作室模式运用于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名师工作室在教学方法、教学认知和教学能力等方面的优势,从而为教师的职业发展和教学效率的提高创造有利条件。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对于那些教育资源匮乏的地区来说,提升和培养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已成为教学实践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任务。因此,借助名师工作室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训练,可以为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提供更
期刊
新时代的发展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语言课堂的主要教学目标不仅仅要求提高学生的语言和语用能力,同时也要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紧抓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四位一体的整合,以培养学生包括批判性思维在内的思维品质。其中,批判性思维具体指的是有意识的在思维活动中进行独立分析和独立批判的能力。但是,目前,高中英语教学仍受成绩和升学率两大因素的影响,存在“重技
学位
高中英语写作,作为一种输出性语言技能,最能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但在高中写作教学中,教师常常给学生“速成写作模板”,无法切实地培养学习者的写作能力和语言创造力,脱离语境的死记硬背“写作模板”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的写作焦虑,甚至会对英语写作产生反感。如何在相对轻松的环境中提高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创造力,是当代中国高中英语教学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读后续写作为一种写作题型出现于高考试卷,这种题
学位
在高中英语教学阶段,阅读教学所占的比例非常大,大量的英语阅读不仅能帮助学生增加词汇积累,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然而,通过阅读相关文献,笔者了解到在当前的英语阅读教学中,有些教师仍然过度重视阅读文本中语言知识的讲解,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缺乏独立思考的机会,学生的阅读材料也仅仅局限于课本,忽视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逐渐对英语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
学位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增加语言文化背景知识,激发阅读兴趣。学生不仅要掌握一定的阅读技能,还要具备独立阅读的能力。教师和学生在英语阅读方面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然而,目前高中生的阅读水平并不乐观。认知负荷管理不当导致学生认知负荷过重。在此基础上,作者从三个方面构建了降低高中英语阅读认知负荷强度的教学设计:减少内部认知负荷和外部认知负荷,增加相关认知负荷。首先,阐述了认知负荷的概念
学位
助人行为是指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使得他人获利的行为。助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青少年应具备的重要品质。近期,武汉某中学开学典礼直播时,女学生晕倒30秒无人搀扶这件事引发社会关注,初中生助人行为发展现状及初中生助人行为的影响机制值得关注。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身心发展状态不稳定,同时又处于人格和道德发展的关键期,若不能及时对不良行为进行正确引导和矫正,
学位
中学生正处在人生发展中的关键时期,拥有较高的学习意义感和学习投入水平,对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发展具有较为积极的意义。学习投入是指一种发生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之中的积极情感状态,是评价中学生学习行为的客观标准之一。学习动机、学习意义感等是影响学习投入的主要因素之一,归属为个体因素。学习意义感是中学生对学习价值的自我认知,这种自我认知对于中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所会涉及到的情绪和行为投入有着重要影响。学习动
学位
亲组织不道德行为是指个人为了其团体或组织成员的共同利益,而有意触犯社会或组织的道德原则、法令和准则,以维护或扩大组织权益的行为。先前研究更多关注社会团体中成人群体的亲组织不道德行为,而对儿童青少年这一群体的亲组织不道德行为缺乏关注和重视,本研究以儿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法、情境测验法和访谈法,重点研究了青少年亲组织不道德行为的发展特点与影响因素,共分为三项研究。研究一以720名青少年为被试采
学位
写作是一种重要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语言的教与学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5E教学模式是美国学者贝比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基础将整个教学分为引入(Engagement)、探究(Exploration)、解释(Explanation)、迁移(Elaboration)和评价(Evaluation)五个环节,因每个环节的英文单词首字母均为E,故称为5E教学模式。本文以生态语言学和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将5E教学模式与
学位
英语写作作为英语技能中的一项重要的输出技能,对于英语语言学习者来说至关重要,同样也是检验英语学习者英语综合水平的重要手段。《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高中英语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强调了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应重视英语写作以及应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尽管英语写作如此重要,但现阶段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情况仍存在着些问题,比如学生对待英语写作是以应付考试的态度,考前背诵几个写作模板应付考试,机械式地
学位